高粘度非牛顿模型材料流变性能的实验测定
【摘要】:本文介绍了一种高粘度非牛顿模型材料流变性能的实验测定原理和方法。此法不仅可以得到材料的表观剪应变速率和非牛顿剪应变速率,还可以得到流变指数、应力指数和表观粘度。采用夹心式流变仪对M503模型材料进行了试验测定。M503是一种聚合物模型材料,由橡胶腻子XM-50(一种黑色密封材料)与滑石粉按重量1:1混炼而成。实验结果表明:M503是一种假塑性材料,当非牛顿剪应变速率控制在7.52—105.56×10-5s-1范围时,其应力指数n变化范围为1.15—3.33,表观粘度变化范围为4.69—0.99×107Pa·s。
|
|
|
|
1 |
殷志祥,张世昆,巩玉发;光塑性方法的模型弹塑性应力分析[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1997年02期 |
2 |
殷志祥,张世昆,巩玉发,李宗燕;关于拉压异性模型材料的光塑性原理[J];实验力学;1995年03期 |
3 |
宁培泰
,梁绍基
,张凤敏;光粘弹性实验中材料的相似问题[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1982年02期 |
4 |
谢文广;周静;王强;;光弹性法的发展与应用[J];现代物理知识;2006年03期 |
5 |
云大真;于万明;王喜闻;徐慕云;;结构分析的光塑性法[J];实验力学;1991年01期 |
6 |
方如华,张祖巡,张林春,王惠聪;光粘弹性及其材料光学松弛函数的确定[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6年01期 |
7 |
史友进;;光弹性效应的物理机制探讨[J];盐城工业专科学校学报;1994年03期 |
8 |
胡绪腾;宋迎东;;Bodner-Partom本构模型材料参数估计新方法[J];机械科学与技术;2009年02期 |
9 |
如愚
,李石
,陆伯华
,倪锄非;国内外近期学术会议消息[J];力学与实践;1979年01期 |
10 |
许陆文;罗文琳;;复合材料光弹性分析的近似方法[J];实验力学;1987年04期 |
11 |
陈媛;张林;何显松;陈建叶;沈传福;;基于断裂力学理论的诱导缝开裂相似试验模拟[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07年01期 |
12 |
頼曾美;孙平;;混合型应力强度因子K_I、K_Ⅱ、K_Ⅲ的光弹确定——在一个三维光弹模型上综合求解应力强度因子K_I、K_I和K_Ⅲ的光弹方法[J];机械强度;1981年02期 |
13 |
王志伟;许陆文;;存在初应力时光弹性复合材料条纹值标定研究[J];实验力学;1993年04期 |
14 |
云大真,徐莉,曲牡,温带昆;结构光塑性与数值计算的混合解法[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1991年02期 |
15 |
王志伟;正交异性光弹性应力分析方法研究[J];复合材料学报;1996年03期 |
16 |
汪文颖;;泊松比μ对模型应力换算成实物应力的影响[J];华南港工;1999年03期 |
17 |
周怡;郭策;朱春生;戴振东;;具有层状纤维缠绕的仿甲虫鞘翅轻质结构的设计及其力学性能分析[J];中国机械工程;2011年16期 |
18 |
李创第,王晖,管昌生,黄任常;光塑性法评述[J];广西工学院学报;1996年04期 |
19 |
丁虹,于衍宏;光弹性试验中等差线图的应力梯度曲线[J];山东轻工业学院学报;1997年04期 |
20 |
赵大华;李华锋;;用光弹性法测定复合应力强度因子[J];实验力学;2006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