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纪测年研究新进展
【摘要】:第四纪与人类的关系及其在地质历史中的重要位置,需要高精度高分辨率的测年。第四纪地质学家们改进、发展了许多第四纪的测年方法。文章主要从岩石地层法、生物法、磁性地层法、考古法、放射性定年法等方面讨论了近年第四纪测年的一些研究进展。目前,这些方法的主要进展表现在由于科学技术的提高,如激光显微探测技术等,使得测年的精度、功效显著提高而样品的用量却有了显著的降低,并且拓展了一些测年的应用领域,如电子自旋法应用于冰碛物的测年,其据测年结果建立的序列可与深海氧同位素阶段对比。但要使得测年的可靠性增强,则需要有丰富的地质工作经验,根据所测样品的特征选择恰当的测年方法,且要尽量选择多种适当方法进行对比测年。
|
|
|
|
1 |
;云南怒江中下游发现第四纪哺乳动物[J];古脊椎动物学报;1980年03期 |
2 |
甘家思,刘锁旺;宜昌附近第四纪断层研究的新进展[J];地壳形变与地震;1995年04期 |
3 |
马廷英;;亚洲第四纪中叶气侯变迁与冰川的原因[J];地质论评;1941年Z2期 |
4 |
卢演俦
,安芷生;第四纪年代学现况评述[J];地质地球化学;1974年01期 |
5 |
裴文中;从古文化及古生物上看中日的古交通[J];科学通报;1978年12期 |
6 |
童国榜,柯曼红,于淑凤;河北平原第四纪孢粉组合及其地质意义[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1983年04期 |
7 |
滕志宏;;黄土高原黄土地层分区及其地层结构[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年02期 |
8 |
陈险峰;阿尔泰山第四纪气候波动与砂金矿[J];干旱区地理;1991年04期 |
9 |
孙学坤,宋之琛;第四纪沟鞭藻类在海南岛砂质白云岩中的发现[J];微体古生物学报;1992年01期 |
10 |
冯希杰;;中国大陆第四纪地壳运动时程[J];地质论评;1992年03期 |
11 |
陈芳,童林芬,茅绍智;珠江口盆地第四纪孢粉组合及沉积环境探讨[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1993年02期 |
12 |
季广先;对大兴县第四纪深层地下水开采的意见[J];北京水利;1995年02期 |
13 |
;第十四届INQUA大会情况汇报[J];海洋地质动态;1995年12期 |
14 |
李元芳,李炳元,王国,李世杰,朱照宇;青藏高原甜水海地区第四纪有孔虫化石[J];科学通报;1997年07期 |
15 |
张冰栋;欧洲西部地形与第四纪冰川[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0年04期 |
16 |
侯元才,许伟林,俞建,周亚芝;青藏高原东北缘1.2MaB.P.以来各阶段古气候演变[J];青海国土经略;2001年S1期 |
17 |
李智勇;苏州甪直第四纪重矿物地层及其意义[J];地质与资源;2005年02期 |
18 |
刘传联,成鑫荣,王汝建,翦知湣,吴晓光;西太平洋暖池区第四纪钙质超微化石氧碳同位素特征及意义[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
19 |
郑国璋,岳乐平;中国北方第四纪磁性地层记录的古地磁极倒转与气候变化耦合关系[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05年03期 |
20 |
施炜;马寅生;吴满路;张云峰;杜德平;;青藏高原东北缘共和盆地第四纪磁性地层学研究[J];地质力学学报;2006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