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从气到韵看唐宋诗词审美的演变

顾琳璘  
【摘要】:从唐到宋随着统治阶级的政治易变,其统治下的人文创作风格也随之由盛唐豪放超逸、雄浑富丽、阳刚治武的尚气风转变为隐秀婉约、恬静淡泊、阴柔的尚韵诗风。随之唐宋两朝的审美潮流以及当时的社会风貌也发生了很大变化,随着气韵的流变,展现出唐宋的审美标准的变化。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焦阳;;姚晨,不怕老不怕爱[J];家庭之友(佳人);2011年01期
2 竺柏岳;;金钱与情感冲突的迷茫——唐宋诗词中的“望江怀远”主题[J];阅读与写作;2011年07期
3 刘晓东;;论声乐表演艺术的审美问题[J];青年文学家;2010年22期
4 李森;;中国山水画的变迁[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5 ;十全十美[J];男生女生(银版);2002年12期
6 朱海燕;;水墨元素的动态化转变与应用[J];美术向导;2010年03期
7 叶素香;;孙过庭《书谱》书法教学十论[J];中学语文;2011年21期
8 陈星;;浅谈笔墨气韵对构图的影响因素[J];品牌(理论月刊);2011年02期
9 沈学玕;;唐宋诗词中的金陵怀古情结[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10 赖剑华;;“炼字续句”有奖填空[J];黄金时代(男仔女仔);2003年02期
11 刘玉;;试论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意境和气韵在声乐演唱中的表达[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9期
12 段晓娟;;由飞天壁画的流动线条而引发的遐想——谈中国古典舞蹈气韵体现的文化含义与审美追求[J];艺海;2011年06期
13 徐学凡;;中国传统绘画审美形态的演变[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14 郭晓阳;赵贤德;;女性审美成语的发生学分析及文化透视[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1年04期
15 刘泰然;陈雪;;成法与气韵:从董其昌到王原祁、石涛——一条切入中国后期绘画传统的内在线索[J];艺术探索;2011年03期
16 张作栋;袁虹;;论孙德谦“骈散合一”思想[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17 吴晟;;陈善对黄庭坚诗学的评价与鼓唱[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18 王治;;浅析西方美术史中艺术的形象[J];美与时代(中);2011年06期
19 代青全;熊菁菁;;对中国画渗透性审美的思考[J];艺术百家;2011年04期
20 苏静;;崇高的暧昧——多元化审美标准语境下的20世纪90年代文学[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高愿;耿彦庆;;以题材归类为经、诗家代表为纬辅以其他手段串织学习“唐宋诗词文本”教材——“唐宋诗词探胜”校本内容编选构思设想[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陕西卷)[C];2010年
2 程羽黑;;《听弦识雅録》选[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一辑)[C];2005年
3 邱国鹏;李勋祥;;融合与嬗变:论数码艺术设计的审美建构[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4 胡文波;;增进美容医患审美沟通减少医疗纠纷[A];2008年浙江省医学美容暨整形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5 孙成林;;论书装艺术审美客观标准的多重性[A];新时期编辑活动特点探讨——中国编辑学会第六届年会论文选[C];2001年
6 杨岚;;新世纪中国审美文化发展的六大趋势[A];现代化的特征与前途——第九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1年
7 张乾元;;《贲》卦以素为美的本体论观念[A];首届国学国医岳麓论坛暨第九届全国易学与科学学会研讨会、第十届全国中医药文化学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张莲霞;;口腔修复新材料新技术的现状与进展[A];山东医学会医疗器械专业委员会第八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9 文治;;气韵、瞬间和真实性——新闻摄影和绘画美学异同初探[A];1983全国新闻摄影理论年会论文集[C];1983年
10 王运熙;;李白的文学批评[A];李白学刊(第一辑)——纪念李白逝世1225周年[C];198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雪垠;着装意象审美生成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2 王莹;唐宋诗词名花与中国文人精神传统的探索[D];暨南大学;2007年
3 陈静;唐宋律诗诗体流变的审美规律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4 常欣;写意论[D];西安美术学院;2010年
5 毛天虹;创造视角下的两种文化交融[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6 罗颖;意象与色彩[D];中国美术学院;2010年
7 潘倚剑;笔墨与中国书画关系[D];中央美术学院;2012年
8 曹院生;中国画学科规范论[D];上海大学;2010年
9 吴冠华;存形 传神 尚意[D];中国美术学院;2011年
10 顾迎庆;中国人物画造型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燕华;唐宋诗词色彩意象及英译研究[D];广西大学;2002年
2 叶萍;“气韵”与“韵律”[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3 刘化宇;谈气韵对中国山水画绘画上的意义及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杨京宁;翻译美学审美标准初探[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5 赵晖;木质的诗篇[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6 方应该;论中学语文教材中唐宋诗词的教学策略[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7 姜艳;唐宋诗词的色彩意象及其英译[D];中南大学;2007年
8 赵春花;书籍设计与文化品味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9 范晓利;“空”在国画中之审美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10 刘芳芳;李白诗歌英译比较研究的美学视角[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芸;玉器的审美标准[N];中国商报;2005年
2 纪连祥;彰显“心境相依”的气韵[N];文艺报;2010年
3 木斋;唐宋诗词中的春节——除夕[N];中华读书报;2003年
4 郑墨;笔墨成就气韵[N];美术报;2010年
5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岛子;气韵雄浑 笔墨华滋[N];美术报;2009年
6 周代红;一抹宁静的老大连生活气韵[N];大连日报;2010年
7 毛浓曦;罗马之路[N];工人日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刘晶晶;被现实误读的“中国美”[N];中国商报;2006年
9 白砥;“丑”之为美[N];中国文化报;2008年
10 ;观赏石审美标准初探[N];地质勘查导报;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