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云霄晶洞花岗岩及含石榴子石伟晶岩的硅氧同位素研究
【摘要】:在运用常规方法和激光烧蚀同位素分析方法分别对云霄晶洞花岗岩和伟晶岩(长石、石英和石榴子石)的硅、氧同位素组成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晶洞花岗岩及其含石榴子石伟晶岩的物质来源及形成条件。伟晶岩中的石英和长石的氧、硅同位素组成分别较之花岗岩中的石英和长石的氧、硅同位素组成,均未发生明显变化,表明二者岩浆来源一致。云霄县的乌山岩体主要由燕山期铝质A型花岗岩构成,实验得到的云霄晶洞花岗岩样品全岩的氧同位素组成符合A型花岗岩氧同位素组成特点。根据花岗岩中石英与长石矿物对的氧同位素分馏公式计算得到的温度为461℃,可能反映花岗岩结晶后曾受到水—岩交换作用的影响,这也与岩体中广泛发育伟晶岩晶洞的现象相一致。依据伟晶岩中石英—长石、石英—石榴子石矿物对的氧同位素分馏公式计算得到的温度分别为505℃、532℃,表明形成伟晶岩的流体温度达到500℃以上,高于前人得出的温度范围。伟晶岩中石榴子石硅、氧同位素比值均显著低于与其共生的石英和长石硅、氧同位素比值,表明石英与石榴子石之间、长石与石榴子石之间存在明显的硅、氧同位素分馏,且二者分馏趋势相一致,但其硅同位素分馏程度小于氧同位素分馏。
|
|
|
|
1 |
В.Я.Левин
,Л.А.Кутепова
,欧阳钟辉;霞石-正长伟晶岩的成因(以伊尔门山和维什涅沃山的云霞正长伟晶岩为例)[J];地质地球化学;1981年09期 |
2 |
D.P.凯蒂;何继善;;云母的系统勘探概述[J];采矿技术;1985年06期 |
3 |
王根元;内蒙某地伟晶岩中的锆英石[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1960年02期 |
4 |
R.A.克劳斯
,J.D.格里斯
,王贤觉;曼尼托巴州伯尼克湖坦柯伟晶岩[J];地质地球化学;1973年03期 |
5 |
;含铯黑云母[J];地质与勘探;1978年06期 |
6 |
张如柏,韩凤鸣,韩少绪;阿尔泰伟晶岩矿山发现锂蓝闪石[J];科学通报;1982年06期 |
7 |
吕瑞英;辽宁海城大房身稀有金属伟晶岩包裹体研究及找矿意义[J];现代地质;1991年02期 |
8 |
李璞;戴橦谟;邱纯一;王联魁;王俊文;;内蒙和南岭地区某些伟晶岩和花岗岩的钾-氩法绝对年龄测定[J];地质科学;1963年01期 |
9 |
胡元第;;某地含水晶伟晶岩的地质、矿物及地球化学特点[J];地质论评;1965年06期 |
10 |
张如柏;;阿尔泰伟晶岩中的锌尖晶石和磷锰锂矿[J];地质论评;1981年01期 |
11 |
赵其渊;内蒙伟晶岩中某些矿物的初步研究[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1960年02期 |
12 |
郭宗山;;伟晶岩中一锡石变种[J];地质学报;1962年02期 |
13 |
Л.Я.Крылова
,侯殿槐;碘在伟晶岩、交代岩及其围岩变质岩中的分布[J];地质地球化学;1983年05期 |
14 |
张如柏,韩凤鸣,韩绍绪;阿尔泰伟晶岩区锂蓝闪石的发现[J];新疆地质;1985年01期 |
15 |
伍勤生,刘青莲;中国若干基性岩和伟晶岩锶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J];科学通报;1986年17期 |
16 |
巴克斯特龙;陈振时;;纳米比亚斯瓦科普蒙德附近的罗辛铀矿床[J];国外放射性地质;1975年02期 |
17 |
张如柏,韩凤鸣;阿尔太伟晶岩中的石川石(ISHIKAWAITE)[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1年03期 |
18 |
G,Giuliani
,张立生;巴西祖母绿矿床的成因[J];地质地球化学;1991年03期 |
19 |
巴克斯特龙;陈振时;;纳米比亚斯瓦科普蒙德附近的罗辛铀矿床[J];世界核地质科学;1975年02期 |
20 |
А.н.Гинзбург
,隗合明;在地史进程中稀有金属成矿演化[J];地质地球化学;1987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