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大别勉略结合带蛇绿岩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摘要】:秦岭—大别勉略结合带乃是秦岭—大别造山带的组成部分和中国大陆最后拼合的主要具体结合带之一,该带是一个复杂的、包括不同成因岩块的蛇绿构造混杂带。带内蛇绿岩主要出露在南秦岭略阳—勉县—五里坝一带以及大别山南缘随县—京山一带。带内超基性岩类主要为方辉橄榄岩和纯橄榄岩,稀土特征为轻稀土亏损,铕富集型;辉绿岩均为轻稀土富集型。变质火山岩可区分为3种类型:一为轻稀土亏损的洋脊拉斑玄武岩,Ti/V、Th/Ta、Th/Yb、Ta/Yb值表明其为MORB型玄武岩,代表本区消失了的洋壳岩石;第二类为初始洋壳型变质玄武岩,以黑沟峡和大别南缘周家湾岩片为代表;第三类为岛弧火山岩组合。这表明勉略洋盆在晚古生代—早中生代曾经历过一个较完整的有限洋盆的发生、发展与消亡过程,这期间秦岭已成为一独立的岩石圈微板块。
|
|
|
|
1 |
吴汉宁,朱日祥,刘椿,常承法;秦岭地区丹风群蛇绿岩古地磁研究及其大地构造意义[J];地震地质;1990年01期 |
2 |
高延林;吴向农;左国朝;;东昆仑山清水泉蛇绿岩特征及其大地构造意义[J];西北地质科学;1988年01期 |
3 |
高延林;吴向农;左国朝;;东昆仑山清水泉蛇绿岩特征及其大地构造意义[J];西北地质科学;1988年21期 |
4 |
沈上越,魏启荣,程惠兰,莫宣学;“三江”哀牢山带蛇绿岩特征研究[J];岩石矿物学杂志;1998年01期 |
5 |
朱云海,潘元明,张克信,王国灿,陈能松,侯光久;蛇绿岩就位机制研究[J];地质科技情报;2000年01期 |
6 |
孙传敏;川西元古代蛇绿岩与扬子板块西缘元古代造山带[J];成都理工学院学报;1994年04期 |
7 |
曹高社;康古尔塔格蛇绿岩特征及新疆古生代蛇绿岩热侵位雏议[J];新疆地质;1997年03期 |
8 |
赖绍聪,张国伟,董云鹏,裴先治,陈亮;秦岭-大别勉略构造带蛇绿岩与相关火山岩性质及其时空分布[J];中国科学D辑;2003年12期 |
9 |
韦栋梁
,夏斌
,周国庆
,王冉;西藏泽当蛇绿岩壳层火山熔岩的岩石地球化学及成因[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04年03期 |
10 |
梅厚钧;阿尔卑斯、亚平宁及塞浦路斯的蛇绿岩考察记[J];地质地球化学;1985年10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