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西中生代粗面玄武岩中地幔和下地壳捕虏体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摘要】:辽西中生代粗面玄武岩的K-Ar同位素年龄为84.76±1.67Ma,其中含有丰富的超镁铁质岩和深部壳源捕虏体,主要有角闪尖晶二辉橄榄岩、尖晶石二辉橄榄岩、二辉橄榄岩、含斜长石的角闪二辉石岩、二辉麻粒岩和辉石斜长片麻岩等。包体的组构及矿物化学研究表明超镁质岩捕虏体来源于上地幔,麻粒岩和片麻岩则为深部壳源捕虏体。该类包体的发现对中国东部中生代上地幔和下地壳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
|
|
1 |
郑济林;括苍山中生代火山岩的构造环境及地壳热状态[J];资源调查与环境;1989年02期 |
2 |
张宏,马俊孝,权恒,金成洙;大兴安岭北段中生代火山岩形成的动力学环境[J];贵金属地质;1999年01期 |
3 |
王松产;C·库隆;;西藏念青唐古拉地区晚中生代火山岩及其成因[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1985年02期 |
4 |
郑济林;王中杰;毛建仁;;溧阳中生代火山岩化学变异及成因意义[J];江苏地质;1992年Z1期 |
5 |
陈满,聂朝晖,王献忠,梁海军,宋丙剑;上黑龙江断陷火山岩特征及岩金找矿方向[J];黄金地质;2002年04期 |
6 |
吕君昌,季强;辽西早白垩世一新的鸟掌龙类化石[J];地质学报;2005年02期 |
7 |
徐星;;热河群的恐爪龙类化石及虚骨龙类的演化(英文)[J];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6年05期 |
8 |
徐志刚;盛继福;孙善平;;关于“橄榄玄粗岩系列(组合)”特征及某些问题的讨论[J];地质论评;1999年S1期 |
9 |
郭洪方;吴春林;吴桂云;;辽宁西部地区高级变质区的退变质作用[J];国土资源;1986年02期 |
10 |
王德滋;陈克荣;周金城;;中国东南部的次火山花岗岩类及其成矿作用[J];中国科学B辑;1989年05期 |
11 |
于宝山,王殿柏,金时华,乔锐;辽西─冀北地区铀成矿遥感地质信息的研究[J];华东地质学院学报;1996年04期 |
12 |
张宏,权恒,张炯飞,金成洙;额尔古纳地区中生代火山岩形成的动力学环境[J];资源调查与环境;1999年01期 |
13 |
侯恩贵
,吴镝;世纪圣旅──来自辽西“热河生物群”的报告(上篇)[J];国土资源;2001年02期 |
14 |
吕君昌,袁崇喜;记中国辽西一新的古神翼龙类化石[J];地质学报;2005年04期 |
15 |
邵济安;路凤香;李伍平;;辽西中生代陆内底侵作用背景下形成的安山岩[J];岩石学报;2007年04期 |
16 |
王鑫;段淑英;耿宝印;崔金钟;杨永;;侏罗纪的施迈斯内果(Schmeissneria)是不是被子植物?[J];古生物学报;2007年04期 |
17 |
李鑫;罗顺社;旷红伟;苏洁;银晓;;辽西凌源雾迷山组碳酸盐岩碳氧同位素特征研究[J];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09年02期 |
18 |
徐国堂;辽西发现震旦纪石煤[J];煤田地质与勘探;1984年06期 |
19 |
吴春林,陈树良,王来春;辽西变质杂岩特征和变质作用的PTt轨迹[J];矿产与地质;1993年01期 |
20 |
吕君昌,张宝堃;辽西义县组发现一新的翼手龙类化石[J];地质论评;2005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