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乌奴格吐山斑岩铜钼矿床的成岩、成矿时代
【摘要】:内蒙古满洲里地区乌奴格吐山斑岩铜钼矿床系80年代探明的特大型斑岩铜钼矿床,关于其成岩成矿时代,一直是本区研究的薄弱环节。以前据二长花岗斑岩体的一件K-Ar年龄(138Ma),认为其系晚燕山期成矿。这一认识与中、蒙邻区同类矿床时代相悖。本文进行了多种方法同位素年龄系统测定,获得三组年龄:二长花岗斑岩单颗粒锆石U-Pb年龄183.3±0.6Ma;全岩Rb-Sr等时线年龄183.9±1.0Ma;蚀变岩绢云母K-Ar年龄183.5±1.7Ma。其分别代表岩浆侵位后开始结晶年龄、岩浆冷却年龄和热液蚀变年龄。这充分证明,乌奴格吐山铜钼矿床的成岩成矿时代为早燕山期(早侏罗世)。原测K-Ar年龄可能代表成矿后晚期火山—侵入热事件。
|
|
|
|
1 |
陈殿芬,艾永德,李荫清;乌奴格吐山斑岩铜钼矿床中金属矿物的特征[J];岩石矿物学杂志;1996年04期 |
2 |
赵准;中甸地区与印支期斑岩有关的铜钼矿床成矿模式[J];云南地质;1995年04期 |
3 |
黄力军,刘瑞德,陆桂福,邹长义;乌奴格吐山铜矿物化探异常特征及外围找矿[J];物探与化探;2004年05期 |
4 |
胡祥昭;扬子地台西缘富碱斑岩特征及成矿专属性[J];中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2期 |
5 |
高永丰,侯增谦,魏瑞华,赵荣升;西藏碰撞后adakitic斑岩:洋壳部分熔融和壳幔作用的地球化学和同位素限制[J];地质学报;2003年02期 |
6 |
芮宗瑶,张立生,陈振宇,王龙生,刘玉琳,王义天;斑岩铜矿的源岩或源区探讨[J];岩石学报;2004年02期 |
7 |
胡受权,郭文平;云南宁蒗地区喜山期斑岩带地质特征与成矿[J];地质与勘探;1996年03期 |
8 |
;环西南太平洋与斑岩有关的碳酸盐-贱金属金矿床系列[J];贵金属地质;1996年02期 |
9 |
王玉往,姜福芝,祝新友,吴俞斌;北山地区斑岩铜矿含矿岩体的某些地质特征及判别标志[J];有色金属矿产与勘查;1996年04期 |
10 |
杨永义;腾冲-梁河地区斑岩地质特征及含矿性判别[J];云南地质;1998年02期 |
11 |
陈开旭,魏君奇,鄢道平,范玉华;滇西德钦羊拉地区斑岩及其成矿作用初步研究[J];华南地质与矿产;1999年02期 |
12 |
林炳营;保加利亚斑岩铜矿床成矿地质特征[J];桂林工学院学报;1985年01期 |
13 |
赖健清,彭省临;一种新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反演方法及其应用[J];中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3期 |
14 |
李观富;闽东地区钼成矿带的基本特征[J];华东地质学院学报;1995年04期 |
15 |
雍永源;山西省五台山区的金矿类型[J];中国地质;1984年06期 |
16 |
陈文明,党泽发;论中国铜钼矿床的形成与地壳演化的关系[J];地球学报;1990年01期 |
17 |
高建国,夏既胜,陈昌勇;滇西富碱斑岩地球化学特征与金(多金属)矿成矿分析[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00年S1期 |
18 |
尹潘,宋立军;云南北衙金矿富碱斑岩成矿规律研究及评价[J];有色金属(矿山部分);2005年03期 |
19 |
张玉学;阳储岭斑岩钨钼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探讨[J];地球化学;1982年02期 |
20 |
J.A.Baldwin
,J.A.Pearce
,刁应服;对智利安第斯山脉中工业和非工业斑状侵入体的判别[J];地球与环境;1983年10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