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豫南─鄂北大别山北部高压角闪石榴辉岩的研究

刘景波  国连杰  吴颍  
【摘要】:一个高压角闪石榴辉岩带出现在豫南─鄂北大别山高压超高压变质单元的最北部。榴辉岩的矿物组合为石榴石+绿辉石+角闪石+绿帘石+多硅白云母+石英+金红石。采用Powell等(1994)的Thermocalc估计的温压条件:压力为1.8-2.4GPa,温度为490-592℃。这个带的榴辉岩在矿物组合,矿物成分和温压条件上明显不同于该高压变质单元中其它带的榴辉岩。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史兰斌;林传勇;韩秀伶;陈孝德;;吉林龙冈火山群金龙顶子火山喷发物中幔源包体的基本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地质论评;1999年S1期
2 邱检生;刘亮;李真;;浙江黄岩望海岗石英正长岩的锆石U-Pb年代学与Sr-Nd-Hf同位素地球化学及其对岩石成因的制约[J];岩石学报;2011年06期
3 赵瑞幅;郭敬辉;彭澎;刘富;;恒山地区古元古代2.1Ga地壳重熔事件:钾质花岗岩锆石U-Pb定年及Hf-Nd同位素研究[J];岩石学报;2011年06期
4 陈博;朱永峰;;新疆达拉布特蛇绿混杂岩中辉长岩岩石学、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和锆石U-Pb年代学研究[J];岩石学报;2011年06期
5 李平;陈隽璐;徐学义;王洪亮;李婷;高婷;;北秦岭武关岩体LA-ICPMS锆石U-Pb定年及岩石成因研究[J];岩石矿物学杂志;2011年04期
6 周佐民;谢才富;徐倩;高大飞;;海南岛中三叠世正长岩—花岗岩套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与构造意义[J];地质论评;2011年04期
7 刘斌;马启波;刘培喜;;延边地区东部火山-岩浆活动特点及矿化特征[J];地质论评;1999年S1期
8 付强;葛文胜;温长顺;蔡克勤;李世富;张志伟;李小飞;;广西米场花岗岩及其暗色微粒包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和成因分析[J];地球学报;2011年03期
9 武红岭;;高压—超高压变质岩的成岩深度:争论及评述[J];地质论评;2011年04期
10 籍魁;;辽宁省营口市赵平房铁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J];吉林地质;2011年02期
11 张希兵;杨富全;刘锋;吕书君;姜丽萍;;东准噶尔北缘托斯巴斯套闪长岩体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J];新疆地质;2011年02期
12 刘岩;;翟明国:厚重地学承载家国深情[J];中国科技财富;2011年13期
13 李正刚;初凤友;张富元;陈灵;张欢;;南海西北部内陆架表层沉积物的重矿物分布及其控制因素[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1年04期
14 孔旭;倪志耀;翟明国;石玉若;严刚;张静;;冀北赤城榴辉岩的时间序列:来自锆石SHRIMP U-Pb年龄的证据[J];矿物岩石;2011年02期
15 路凤香;;地幔的窗口:金刚石[J];自然杂志;2011年03期
16 邵济安;魏春景;;内蒙古东部早中生代麻粒岩捕掳体的岩石学及其构造意义[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1年08期
17 许文良;郑常青;王冬艳;;辽西中生代粗面玄武岩中地幔和下地壳捕虏体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J];地质论评;1999年S1期
18 杨祝良;沈加林;沈渭洲;陶奎元;谢芳贵;;北淮阳中生代火山—侵入岩同位素年代学研究[J];地质论评;1999年S1期
19 徐学义;夏林圻;夏祖春;黄月华;;北大巴山早古生代地幔交代作用与煌斑岩浆的起源和演化[J];地质论评;1999年S1期
20 毛建仁;陶奎元;邢光福;赵宇;杨祝良;;中国南方新生代地幔柱活动的地球化学证据[J];地质论评;1999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桑隆康;储玲林;张超;严溶;;大别榴辉岩:造山带内深成基性岩浆作用的证据[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陈丹玲;孙勇;刘良;张安达;罗金海;柳小明;;柴北缘鱼卡河超高压榴辉岩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年代学[A];2004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3 陈意;叶凯;;榴辉岩中常用温压计的应用及需要注意的问题[A];2004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4 金振民;章军锋;高山;金淑燕;刘惠芳;;榴辉岩部分熔融与拆沉和陆壳增生关系[A];2004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5 游振东;苏尚国;梁凤华;张泽明;;中国大陆科学钻100-2000米岩心榴辉岩类岩石退变质过程:对超高压变质地体隆升的启示[A];2004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6 储雪蕾;郭敬辉;范宏瑞;金成伟;;苏鲁超高压地体榴辉岩的矿物氧同位素与包裹体气体成分及地质意义[A];2004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7 吴维平;徐树桐;江来利;张文兰;;大别山碧溪岭榴辉岩金红石的赋存状态和微量元素特征[A];2006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8 吴维平;江来利;徐树桐;张勇;余小俭;刘贻灿;陈冠宝;;大别山东北部桐城陶冲地区榴辉岩的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特征[A];2004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9 胡宝群;王方正;孙占学;刘成东;白丽红;;中国榴辉岩和麻粒岩等岩石的温度和压力的初步统计[A];地壳深部压力状态与地质作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10 张立飞;艾永亮;李强;李旭平;宋述光;魏春景;曲俊峰;王乾杰;;新疆西天山超高压变质带的形成与构造演化[A];2004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章军峰;榴辉岩高温高压变形实验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4年
2 李化启;拉萨地体中的印支期造山作用及其地质意义[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9年
3 陈亮;柴达木北缘榴辉岩类的地球化学及其动力学意义[D];西北大学;2003年
4 韦振权;西藏蓬湖西蛇绿岩岩石学、地球化学和榴辉岩中的出溶物及其构造意义[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7年
5 盛英明;大别山超高压榴辉岩中的水[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6 秦新龙;安徽铜陵中生代侵入岩及其岩石包体中硫化物—金属氧化物包裹体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7 张萌;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碎屑岩次生孔隙形成机制的热力学计算和溶解实验模拟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8 张西平;河北阜平平阳片麻状花岗岩及其成因[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2年
9 陈振宇;中国大陆科学钻探(CCSD)及苏北超高压变质带中的副矿物研究及其地质意义[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8年
10 徐学义;杨子板块北缘北大巴山地幔岩捕虏体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199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金凤;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CCSD)主孔2000-3000m超高压变质岩岩石学[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6年
2 石超;超高压变质过程中的元素地球化学行为[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8年
3 蔡志慧;北苏鲁荣成地区超高压变质带的形成与折返动力学[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7年
4 田志伟;大别—苏鲁造山带混合岩的成因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9年
5 向君峰;河南中部张士英岩体的成因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6 周开富;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主孔3000-3500米片麻岩的地球化学性质及其成因机制[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7年
7 周渭;海南岛近海表层沉积物中辉石与角闪石的成因及物源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8 卢慧;翡翠皮壳上癣的宝石矿物学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9 王兴阵;个旧岩浆杂岩地质地球化学及成因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球化学研究所);2006年
10 曹淑云;滇西点苍山高温糜棱岩显微构造和流动机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陈敬农通讯员汪杰;大别山北部发现超高压变质榴辉岩[N];科技日报;2002年
2 记者 刘维 郑雪蕾;天柱山国家地质公园开园了[N];地质勘查导报;2007年
3 刘莉;探寻“天翻地覆”的真相[N];科技日报;2006年
4 宋明春 许东平;巧手绘得胶南貌[N];中国矿业报;2003年
5 张宗祜 许志琴 谢学锦;服务国民经济 攀登地学高峰[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2年
6 记者 孙宇浩;区调“隆升”青藏高原地位[N];中国矿业报;2006年
7 记者 赵凡;中国完全可以找到巨型斑岩铜矿[N];地质勘查导报;2007年
8 曹菲 记者 于莘明;秦岭金刚石来头不小[N];科技日报;2003年
9 刘毅;揭示地球深处的秘密[N];中国建设报;2003年
10 李晓明;印度大陆向欧亚板块之下俯冲近百公里有新证[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