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盆地巴楚隆起断裂差异活动特征及成因演化
【摘要】:巴楚隆起是塔里木盆地重要的含油气构造单元,因其断裂构造特征与演化异常复杂,严重制约了对该地区构造特征及演化的认识和油气勘探工作。本文通过对地震资料精细构造解释,并结合塔里木盆地构造演化背景及最新的钻井、露头等资料,阐明了巴楚隆起断裂活动具有明显的分期差异性和分区、分带、分段及分层差异性。巴楚隆起断裂构造主要经历了4期差异活动,即加里东早期发育张扭性断裂、海西晚期断裂挤压反转、喜马拉雅山中期断裂强烈压扭逆冲与分区差异变形、喜马拉雅山晚期西南缘断裂带分段分层差异改造与叠加。断裂演化主要受控于加里东早期、海西晚期和喜马拉雅山中-晚期构造运动及对应时期塔里木古陆周缘洋盆开合与造山作用,喜马拉雅山中期是巴楚隆起断裂活动关键期,因受西昆仑和西南天山强烈挤压,隆起西段发生"屈服型"冲断隆升与走滑旋转,东段相应发生"受限型"弧形逆冲与向南掀斜;喜马拉雅山晚期断裂主要活动表现在隆起西北缘和西南缘,特别在西南缘断裂带发生了强烈的分段、分层差异叠加改造,其成因与西昆仑强烈隆升和向北挤压密切相关。
|
|
|
|
1 |
陆鸣;;新疆巴楚地震纪实[J];城市与减灾;2007年06期 |
2 |
L.R.Graham;陈耕涛;;安巴楚勉扬的天文学哲学观点[J];世界科学;1983年02期 |
3 |
贺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隆重召开巴楚—伽师6.8级地震抗震救灾总结表彰大会[J];内陆地震;2003年02期 |
4 |
;新疆巴楚——伽师地震抗震救灾工作情况[J];中国减灾;2003年01期 |
5 |
王泽皋,乔子云,张跃刚,郭妍;关于伽师-巴楚6.8级地震短临预测讨论[J];高原地震;2003年02期 |
6 |
曹自成;杜永明;岳勇;;巴楚隆起色力布亚断裂活动及其控油作用[J];断块油气田;2009年03期 |
7 |
;喀什地区的土壤[J];新疆林业;1979年02期 |
8 |
谢晓安,胡素云,卢华复;探讨塔里木盆地巴楚断隆的正反转构造[J];地质论评;1998年01期 |
9 |
吕明;汤良杰;余腾孝;杨勇;曹自成;岳勇;;塔里木盆地巴楚隆起早古生代古构造格局研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4年01期 |
10 |
邓佛崇,徐高峰;新疆巴楚-伽师强烈地震——6000多名被压埋者及时获救的启示[J];国际地震动态;2003年07期 |
11 |
杨明慧;金之钧;吕修祥;潘文庆;胡剑风;;塔里木盆地基底卷入扭压构造与巴楚隆起的形成[J];地质学报;2007年02期 |
12 |
罗廷辉;赵锡奎;李坤;苏永辉;刘海涛;;巴楚隆起色力布亚断裂演化及其油气意义[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6期 |
13 |
党文斌;赵锡奎;李坤;;巴楚隆起康塔库木断裂演化与油气的关系[J];石油化工应用;2011年08期 |
14 |
胡贺伟;赵锡奎;李坤;刘媛萍;张清露;;巴楚隆起古董山断裂演化与油气的关系[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5期 |
15 |
何文渊,李江海,钱祥麟,张臣;塔里木盆地巴楚断隆中新生代的构造演化[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4期 |
16 |
郭增建,韩延本,吴瑾冰;用三性法对巴楚伽师6.8级地震的跨越式预测[J];自然灾害学报;2003年04期 |
17 |
赵建,蔺军,丁文龙;巴楚隆起同岗构造带特征研究[J];铜业工程;2005年02期 |
18 |
车兆宏;;逃离巴楚[J];防灾博览;2008年02期 |
19 |
王建坡;李越;张园园;杨海军;黄智斌;;新疆巴楚晚奥陶世礁丘中的蓝菌群落[J];微体古生物学报;2009年02期 |
20 |
赵治信;新疆巴楚地区奥陶纪“萨尔干塔格群”和“丘里塔格群”的牙形石及时代讨论[J];新疆石油地质;1987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