歧口凹陷滑脱构造剖析及对油气地质意义
【摘要】:重力滑脱构造在盆地演化中较为常见,地层或岩体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方滑动所产生的构造变动存在广泛。歧口凹陷为渤海湾新生代盆地内一个次级构造单元凹陷,其特点是新生代沉积巨厚且构造活动强烈,为重力滑脱和相关构造形成提供了发育条件。按照滑脱面性质的不同,将歧口凹陷的滑脱构造分为3类:地层—断裂复合滑脱、顺层滑脱和断裂滑脱。在该凹陷中选其各自具代表性的构造,如埕北滑脱构造、塘沽新港滑脱构造和大张坨滑脱构造进行结构特征和演化等方面剖析。研究认为,歧口凹陷滑脱构造形成的主控因素为新生代凹陷区快速沉积、凸起带强烈隆升、前第三纪地层的滑移层和热力作用。滑脱构造大多有褶皱和断裂相伴生,其组合方式不同可为油气成藏提供有利条件。
|
|
|
|
1 |
张树胜;李照塔;范志强;;宣东二号煤矿滑脱构造特征及其形成机制探讨[J];中国煤炭地质;2010年03期 |
2 |
李公明;;河南箕山南部煤田的重力滑脱构造[J];中国煤炭地质;2011年01期 |
3 |
吴礼明;丁文龙;曾维特;许长春;久凯;;滑脱构造与油气成藏的关系[J];特种油气藏;2011年05期 |
4 |
王桂梁;滑脱构造的解柝流程与模式研究[J];煤田地质与勘探;1989年01期 |
5 |
张逸昆;杜定全;;地壳演化过程中的滑脱构造——运动学和动力学型[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01期 |
6 |
胡健民,宋子新,郭力宇,李侠,解建民,刘护军;扬子地块北缘滑脱构造的结构模式及意义[J];长安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1993年01期 |
7 |
曾佐勋,曹树钊;赣西北港口—马坳地区多层滑脱构造的基本特征[J];江西地质;1994年04期 |
8 |
樊光明,杨坤光,朱定龙,余世宣;湖北黄石地区的滑脱构造及其对煤层的控制[J];中国煤田地质;1994年03期 |
9 |
刘灵,王康年,李吉春,曾昭光,张华;贵州从江地区滑脱构造初步研究[J];贵州地质;2003年03期 |
10 |
陈国清;胡希颖;;湘中地区测水组顺层滑脱构造浅析[J];国土资源导刊;2007年02期 |
11 |
李理;钟大赉;杨长春;时秀朋;宫红波;;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滑脱构造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2008年02期 |
12 |
宫红波;李理;;隐伏区滑脱构造的地球物理识别[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9年18期 |
13 |
王义方;;湘中涟源凹陷内的滑脱构造[J];湖南地质;1989年02期 |
14 |
李文恒,方道恕,王涛;赣中煤田滑脱构造[J];中国煤田地质;1991年02期 |
15 |
马公伟;;徐宿地区大型深层滑脱构造的讨论[J];江苏地质;1991年01期 |
16 |
陈松岭,彭省临,王增润;澜沧老厂矿田滑脱构造及其控矿特征[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1997年01期 |
17 |
吴新华,胡肇荣;江西彭泽大港周地区萍乡式滑脱构造的基本特征[J];江西地质;1997年01期 |
18 |
李海玉,周东玲;新汶矿区多层次滑脱构造[J];煤田地质与勘探;1998年04期 |
19 |
刘兴义,蔡志勇;湖北郧西黄龙山金矿田滑脱构造及其控矿[J];湖北地矿;1998年03期 |
20 |
黄修保;赣西北修水—永修地区滑脱构造的基本特征[J];江西地质;2001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