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克拉通盆地类型及成因机制综述

刘波  钱祥麟  王英华  
【摘要】:克拉通盆地是指发育于稳定大陆板块范围内的沉降区。其形成机制包括:拉伸减薄机制、热收缩沉降机制和弯曲变形机制。由纯剪切机制及简单剪切机制引起的大陆岩石圈减薄分别形成内克拉通裂谷盆地和内克拉通拆离盆地;热收缩机制形成内克拉通凹陷盆地;由变形弯曲机制形成的克拉通盆地发育于克拉通表面,称表克拉通盆地或陆表海盆地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刘和甫;中国沉积盆地演化与旋回动力学环境[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1996年04期
2 谢方克,孙永健;塔北隆起异常压力与油气成藏分析[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3年01期
3 曾宪斌,张静华,金惠,袁素华;我国陆上大中型气田分布规律与有利勘探区带优选[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0年03期
4 Klein;G.dev.;何葵;;克拉通盆地的演化与成因[J];世界地质;1991年01期
5 梅冥相;克拉通盆地旋回性沉积记录与成因岩石地层学[J];桂林工学院学报;1996年03期
6 范晓丽;;前陆盆地研究现状[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1年07期
7 何登发;克拉通盆地的油气地质理论与实践[J];中国石油勘探;1996年01期
8 彭勇民,汪名杰,陈明;西藏东部昌都-类乌齐三叠纪克拉通盆地层序地层及其对比[J];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00年02期
9 张抗;王俊玲;;中国克拉通盆地油气勘探[J];地质学报;2006年02期
10 薛国勤;杨振峰;谈馨;龙卫江;;西北非克拉通边缘盆地群含油气系统特征[J];断块油气田;2009年03期
11 匡立春,王东坡;克拉通盆地的综合研究──成因与方法[J];世界地质;1995年04期
12 孟祥化;葛铭;;《沉积建造学》讲座 第五讲 稳定陆壳克拉通盆地的沉积建造(一)[J];沉积与特提斯地质;1990年04期
13 孟祥化;;《沉积建造学》讲座 第六讲 稳定陆壳克拉通盆地的沉积建造(二)[J];沉积与特提斯地质;1990年05期
14 梅冥相,周丕康;克拉通盆地的地层层序格架──以贵阳乌当奥陶系为例[J];贵州地质;1994年01期
15 张景廉,王新民,赵应成,曹正林,卫平生,郭彦如,马龙;深大断裂与大气田的关系——中国西部克拉通盆地与中亚卡拉库姆盆地天然气地质比较研究之二[J];天然气地球科学;1998年05期
16 谢方克,蔡忠贤;克拉通盆地基底结构特征及油气差异聚集浅析[J];地球科学进展;2003年04期
17 支家生;;盆—山油气关系实例浅析[J];海相油气地质;2010年02期
18 George D.Klein;李红;;北美克拉通盆地的形成作用及其演化[J];世界地质;1993年01期
19 汪泽成;赵文智;;海相古隆起在油气成藏中的作用[J];中国石油勘探;2006年04期
20 周广胜;齐梅;张秀丽;;克拉通盆地高效大中型气田形成的天然气保存条件[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凌;危自根;程骋;;从华北克拉通中、西部结构的区域差异性探讨克拉通破坏[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十届(2010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11年
2 翟明国;;克拉通化与华北陆块的形成[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届(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12年
3 王永明;黄金水;;克拉通岩石圈稳定性的数值模拟[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杨晓萍;刘桂侠;;我国中部克拉通盆地中生界低渗透储层成因机理分析及研究方法探讨[A];2002低渗透油气储层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5 庄新国;;右江盆地沉积充填特征对微细金矿成矿流体循环的控制[A];2001年全国沉积学大会摘要论文集[C];2001年
6 李江海;钱祥麟;;中国中部克拉通沉积盆地与周边造山带的耦合关系[A];中国古陆块构造演化与超大陆旋回专题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0年
7 于常青;喻国凡;;低孔低渗砂岩储层的AVO研究及应用[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刁博;王家林;程顺有;DIAO bo;WANG Jia-Lin;CHENG shun-you;;塔里木布格重力异常小波多分辨分析与大地水准面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22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马宗晋;高祥林;;克拉通内地堑型多元蕴震构造模型[A];中国地震学会第四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2年
10 周枫;;黔东南凯里虎庄残留油藏的地质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福喜;中上扬子克拉通盆地沉积层序充填过程与演化模式[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2 胡少华;塔里木盆地早古生代克拉通盆地志留纪沉积层序及油气系统[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3 陈安清;鄂尔多斯地块早古生代盆地演化与物质聚集规律[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4 徐胜林;晚三叠世—侏罗纪川西前陆盆地盆山耦合过程中的沉积充填特征[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5 宋春彦;羌塘中生代沉积盆地演化及油气地质意义[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2年
6 邱啸飞;神农架地区中—新元古代岩浆事件及其对华南克拉通演化的指示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2012年
7 和政军;燕山地区长城纪沉积盆地分析及沉积建造学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1991年
8 郑秀娟;塔里木盆地东北地区下古生界层序格架与沉积相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9 武岩;利用接收函数方法研究华北克拉通地壳上地幔结构[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11年
10 钟怡江;川东北长兴期—须家河期构造—沉积演化[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百泉;鄂尔多斯盆地南部环形构造特征及深部控制因素[D];山东科技大学;2007年
2 章倩倩;三江盆地演化与沉积充填特征[D];长江大学;2012年
3 范昱;川东北地区下侏罗统自流井组层序地层及沉积充填特征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4 张成弓;黔南—桂中地区二叠纪—中三叠世层序岩相古地理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5 陈旭;塔里木盆地三叠系层序结构及沉积充填特征[D];中国地质大学;2011年
6 刘海泉;中国东部部分地区新生代岩石圈地幔的成因[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7 吕学菊;南堡凹陷东营组层序结构特征及其对构造活动性的响应[D];中国地质大学;2008年
8 陈魏巍;鄂尔多斯盆地张家山—耿湾地区延长组长8储层综合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9 刘璐;南通市第四纪地层格架与三维建模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10 王剑;新汶盆地新生代沉积演化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瑟 本报通讯员 刘斌;当代最先进科技的成功应用[N];光明日报;2008年
2 记者 滕艳;我国东部平原及边缘海最具油气前景[N];地质勘查导报;2006年
3 记者 孙宇浩特约记者 夏鹏;合作开展砾岩型金矿和铀矿研究[N];中国矿业报;2008年
4 唐金荣;南澳:要当世界隐伏矿床勘查中心[N];地质勘查导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范建;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的开拓者[N];科技日报;2003年
6 本报记者 江其勤;川东北地层研究取得进展[N];中国石化报;2006年
7 记者 滕艳;大规模成矿取决于最强最后一次岩浆作用[N];地质勘查导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姜斯雄 宋杰;勃勃生机 举世瞩目[N];中国石油报;2001年
9 本报记者 李晓明;全球矿产勘查开发技术趋向[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4年
10 黄凤鸣;钻石的矿床类型[N];中国黄金报;200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