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石笋中的环境替代指标及其蕴含的古气候和古环境信息

崔景伟  黄俊华  胡超涌  
【摘要】:在古气候和古环境的研究中,洞穴石笋已成为一种重要的研究载体。分别对其中的石笋微层厚度(即石笋的生长速度),石笋的断裂、坍塌和沉积间断,石笋中磁化率等物理替代指标以及石笋微层荧光性和灰度,稳定同位素,微量元素分布等化学替代指标进行了综述,其中化学替代指标分为有机地球化学指标和无机地球化学指标。对各指标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同时对石笋在古气候变化中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曾艳;陈敬安;朱正杰;李键;;湖泊沉积物Rb/Sr比值在古气候/古环境研究中的应用与展望[J];地球科学进展;2011年08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11 ;[J];;年期
12 ;[J];;年期
13 ;[J];;年期
14 ;[J];;年期
15 ;[J];;年期
16 ;[J];;年期
17 ;[J];;年期
18 ;[J];;年期
19 ;[J];;年期
2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谭明;;石笋微层气候学的几个重要问题[A];现代地理科学与贵州社会经济[C];2009年
2 马剑英;陈发虎;江小雷;夏敦胜;张慧文;孙惠玲;;干旱区荒漠植物与表土碳同位素组成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伍斌;吴乃琴;;黄土高原S_5古土壤形成期的气候环境——陆生蜗牛化石的证据[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8学术论文汇编[C];2009年
4 吴乃琴;李丰江;;陆生蜗牛化石与中国黄土古环境研究[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8学术论文汇编[C];2009年
5 张位华;姜立君;高惠;;贵州寒武系底部黑色硅质岩成因及沉积环境探讨[A];第六届全国环境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6 刘欣春;王伟;;二叠纪-三叠纪界线附近的微生物岩化学处理和电镜观察[A];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5届学术年会——纪念中国古生物学会成立80周年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黄俊华;胡超涌;周群峰;杨桂芳;;长江中游和尚洞石笋的高分辨率同位素、微量元素记录及古气候研究[A];2001年全国沉积学大会摘要论文集[C];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飞;东海岛屿黄土与下蜀黄土古环境信息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葛倩;晚末次冰期以来南海古环境和古气候记录[D];中国地质大学;2010年
3 李相传;浙江东部晚新生代植物群及其古气候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4 谢连文;罗布泊现代盐湖沉积与近两千年气候变化遥感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新中;洞穴滴水化学过程及其动力学与上覆土壤驱动问题[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2 曹希强;东海浪岗山岛屿风尘沉积环境信息[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赵志刚;冰凌山钙华的沉积及成岩过程[D];长安大学;2006年
4 刘晓丽;可可西里地区钻孔记录的中更新世孢粉与环境演化[D];兰州大学;2010年
5 胡广元;渤海湾全新世海侵前的古环境[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王海峰;渤海湾西北岸空港埋藏牡蛎礁古环境及与全球变化的响应[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7 侯跃伟;三峡库区巫山望天坪沉积物环境磁学特征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8 宋亚楠;辽南滨海黄土环境磁学特征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许军苗;小兴安岭汤洪岭雨养型泥炭记录的大气汞沉降与气候变化的响应关系[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10 关秀宇;贵州黄果树地区钙华及其环境意义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记者 崔静;寻陨石探冰芯,“雪龙”号远航[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2 林云;长江三角洲晚第四系主要为水成沉积[N];地质勘查导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王小梅;荔波“气候石笋”或解地球冰期形成谜题[N];贵州日报;2010年
4 杨琳;黄骅七千年前古贝壳堤探秘[N];中国矿业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