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的确定方法与实证研究

王佳洁  鞠军  
【摘要】: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之一。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起便开始了这一尝试,但只停留在农业规模经营层面,对于"适度"的理解不够深入和具体。在直观评价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现状,提出土地适度规模评价和确定的可行方法。同时以潘庄村为例,通过确定和评价该村适度经营规模,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提出了评价和确定土地适度规模的可行方法,并指出目前我国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的发展方向——家庭低适度规模经营。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冯超;周根苗;易煊;吕勇;;森林经营认证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以黄丰桥国有林场为例[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1年04期
2 靖恒昌;;基于AHP的农产品批发市场选址方法研究[J];市场论坛;2011年07期
3 任宏亮;;浅议粮食企业引入EVA绩效评价方法[J];黑龙江粮食;2011年04期
4 江文渊;周滨;魏秋霞;;2种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方法实证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11期
5 余庆来;肖扬书;;农业企业自主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与评价方法探索[J];科技管理研究;2011年13期
6 王丹;赵源;倪长健;;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概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6期
7 程志国;钱宝玲;夏成明;孟选宁;王雅婷;;酒泉市现代农业发展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11期
8 吴智刚;郭敏玲;许敏琳;陈忠暖;;我国村镇空间规划技术适宜性评价思路探讨[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9 于明洁;郭鹏;朱煜明;;基于方法集的棕地再开发项目组合评价研究[J];运筹与管理;2011年03期
10 王蒲华;;发展福建农业规模化组织化生产的思考[J];农村工作通讯;2011年15期
11 佟曈;王威;;国有农场经济发展绩效的模糊综合评价——以E农场为实证样本[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12 袁国强;施美娟;徐礼和;;变革经营方式 发展适度规模——太仓市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调查[J];乡镇经济研究;1994年11期
13 长子中;;发展现代农业要改善家庭承包经营的外部环境[J];农村经营管理;2011年09期
14 王立军;王金香;王利民;孙利革;王树新;;塞罕坝机械林场森林社会效益评价[J];河北林果研究;2011年02期
15 课题组;;纯农地区“三农”建设的新探索——松江浦南“三农”工作综合试点区的实践与体会[J];上海农村经济;2011年06期
16 刘芳芳;尉京红;任倩;;我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绩效评价体系研究[J];中国农业会计;2011年07期
17 马晓颖;;土地流转带来“别样”效应[J];农村经营管理;2011年07期
18 秦青;;基于DEA交叉评价的河南农业和粮食生产效率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1年16期
19 孟庆香;熊广成;李信;张宏磊;;基于方法集的乡镇土地集约利用组合评价[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20 冯灼锋;;关于正确处理“三农”问题的思考[J];农村研究;199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哲敏;高春雨;张劲松;;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评价方法初探[A];2006年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靳艳艳;宋海娟;;浅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评价[A];生态文明中的土地问题研究[C];2008年
3 刘广余;;运用逐步聚类法进行农地适宜性评价[A];中国土地学会1987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C];1987年
4 张占录;曲卫东;于海英;;土地整理项目规划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研究[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经济高速增长与中国的资源环境问题专辑[C];2006年
5 田树斌;;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A];陕西省经济学学会会员代表会议暨第22次年会论文集[C];2002年
6 袁华宝;;转型时期的节约集约用地指标与评价方法的初探[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四卷)[C];2010年
7 朱明均;;土地评价的数学方法及比较研究——以江苏省南通县土地生产力评价为例[A];中国土地学会首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2年
8 谷勇;陈芳;殷瑶;周榕;吴昊;张珍荫;;丽江村级森林健康评价方法[A];长江流域生态建设与区域科学发展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9年
9 杨跃军;胡守庚;;基于GIS的矿区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研究——以利川市罗圈坝硫铁矿为例[A];2009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张其贵;;创新评价机制,开发农村实用人才[A];首届湖湘三农论坛论文集(中)[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向先;农业信息资源配置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2 陈新军;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D];南京农业大学;2001年
3 韩天放;辽宁省土地利用变化生态安全评价及预警研究[D];东北大学;2010年
4 魏琦;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脆弱性评价与生态治理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5 张丽颖;农业企业内部绩效评估及协调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6 唐建;耕地价值评价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7 李继明;县域土地资源环境友好型利用评价的理论和方法[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8 王茜;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绩效评价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年
9 张世兵;现代多功能农业评价体系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9年
10 渠俊峰;煤矿区水土资源配置型复垦理论与方法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成晓晖;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后评价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2 李伟;农业投资项目评价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8年
3 李桂荣;GIS技术支持下的县域后备土地资源评价与开发战略研究[D];新疆大学;2008年
4 回寒星;泰安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的构建及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5 王秀丽;村镇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6 徐琳;林业企业业绩评价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7 孟令娜;济南市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方法与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刘庆;开发区土地持续集约利用与对策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9 邹彦岐;矿区土地复垦效益评价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10 李东坡;建设农村全面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守臣(作者系省委副秘书长、省委农办主任);对当代美国农业的几点认识[N];吉林日报;2001年
2 田维明;优化支持政策提高实施效果[N];农民日报;2008年
3 孙鲁平;为了数量与质量平衡[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6年
4 陈明杨树立;盐城破题“农村救助”[N];新华日报;2008年
5 杨滨;盐城“组合拳”推动“农村救助”上水平[N];江苏经济报;2008年
6 汪晓文;加快农村经营体制改革与创新[N];光明日报;2002年
7 记者 张书政;大连向现代农业迈进[N];人民日报;2001年
8 李清明;山东启动农机行业“金蓝领计划”试点工程[N];农民日报;2007年
9 记者 范武平 实习生 冯韬;全省灌区农田节水技术培训班在武举办[N];武威日报;2008年
10 辽宁省岫岩满族自治县委书记 阎建成;处理好产业化经营中的关系[N];农民日报;200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