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卫爱民,何家斌,颜其中;云南省区域数字地震遥测台网远震参数测定[J];地震研究;2005年02期 |
2 |
房明山,杜安陆,董孝平,张雁如;用sPn震相测定近震震源深度[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1995年05期 |
3 |
姜慧,杨章,石树中,杨纪林;新疆部分城镇远震和近震影响的确定方法[J];内陆地震;1997年04期 |
4 |
赵建和!中国合肥230031,曾宪军!中国安徽230031,戈宁!中国合肥230031;蒙城台数字与模拟地方震、近震测定震级比较[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00年05期 |
5 |
周仕勇,Kojiro Irikura;近震源地震波波形资料反演震源破裂过程的可靠性分析[J];地球物理学报;2005年01期 |
6 |
朱振宇,吴贤吉,章林云;应用浅源近震(Δ≤300KM)研究地壳深部结构的初步探讨[J];华南地震;1983年S1期 |
7 |
陈铁流;利用计算机测定近震时空参数的记忆梯度法[J];西北地震学报;1990年04期 |
8 |
林胜法;金巧荣;项建权;林良法;;提高温州地震台记录近震的速报质量[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08年04期 |
9 |
朱元清,佟玉霞,于海英,宋俊高;数字化台网的近震震相自动识别[J];西北地震学报;2002年01期 |
10 |
兰宁,蒙和平,曾小苹,林云芳,赵明;宁夏地区地磁转换函数变化及其与近震的关系[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1998年04期 |
11 |
赵爱平;曾文敬;李传江;吴敏;;基于单次散射模型的近震尾波Q值计算软件的研制[J];高原地震;2010年03期 |
12 |
汪德山,齐丽洁,薛丽莹,王芳;场地土分类的模糊性分析[J];辽宁工学院学报;1995年04期 |
13 |
李慧婷,黄文辉,陈贵美;应用人工神经元网络方法识别近震与远震[J];华南地震;2000年04期 |
14 |
于洪池;谭雨文;武成智;庞晶源;周文斌;;提高地震台网近震速报精度的一个方法——和达法[J];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
15 |
陈琳荣;;地震中的震相分析[J];科技传播;2011年18期 |
16 |
刘芳;;用sPn震相计算内蒙古地震震源深度[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10年S2期 |
17 |
金安忠,赵强;近震中区及远区地电阻率前兆异常特征及台站监测能力的讨论[J];地震;1986年02期 |
18 |
韩剑虹;PC—1500机在近震分析中的应用[J];西北地震学报;1987年01期 |
19 |
叶振民;厦门市数字化地震遥测台网简介[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1997年05期 |
20 |
朱晤,徐平;南黄海6.1级地震数字记录[J];地震学刊;1997年0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