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利用地震矩张量反演阿尔金断裂带现今运动学特征

王卫东  李少睿  
【摘要】:利用地震矩张量反演断裂形变带运动学参数的方法,应用于阿尔金断裂带现今运动学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阿尔金断裂带以沿S14°E的压缩运动为主,压缩速率为1.13mm/a;同时,断裂带还以0.17mm/a的速率发生左旋剪切运动。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杨兰;段威;;徐锡伟:逼近最危险的断层[J];中国科技财富;2011年15期
2 吴玉诗;陈维甫;刘小平;肖红;;新疆若羌县鸭子泉地区金铜矿地质特征及潜力分析[J];吉林地质;2011年02期
3 赵在胜;靖哲;王峰;王伯勋;;东昆仑克孜勒萨依地区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方向探讨[J];吉林地质;2011年02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11 ;[J];;年期
12 ;[J];;年期
13 ;[J];;年期
14 ;[J];;年期
15 ;[J];;年期
16 ;[J];;年期
17 ;[J];;年期
18 ;[J];;年期
19 ;[J];;年期
2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玉虎;;阿尔金断裂带地震活动背景及其中段现代小震分布特征[A];中国地震学会第14次学术大会专题[C];2012年
2 李鹏;施闯;李陶;李振洪;;基于宽幅InSAR确定阿尔金断裂带震间滑动速率的初步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张春贺;姜枚;史大年;郑秀芬;;阿尔金断裂带地震的定位及其分布特征[A];1997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4 陈正乐;陈柏林;王小凤;陈宣华;刘健;;阿尔金断裂带新生代三阶段走滑作用[A];青藏高原及邻区地质与资源环境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5 郑孟林;曹春潮;李明杰;段书府;张军勇;陈元中;沈亚;;阿尔金断裂带东南缘含油气盆地群的形成演化[A];石油大学(北京)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成立十周年成果选编(1993—2003)[C];2003年
6 葛肖虹;;阿尔金断裂带与中国西北的大陆构造[A];青藏高原及邻区地质与资源环境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7 韩子芳;;阿尔金断裂运动方式与方向问题的探讨[A];中国地质科学院562综合大队文集(9)[C];1991年
8 徐锡伟;;阿尔金断裂带肃北-阿克塞段晚第四纪断裂作用的定量断错地貌学研究[A];中国地震学会第七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8年
9 张志诚;郭召杰;岳永君;;阿尔金断裂带中段中新生代隆升历史分析:裂变径迹年龄制约[A];构造地质学新理论与新方法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10 高原;郑斯华;SuzanvanJerLee;DomenicoGiardini;JochenBraunmiller;;中国西部地区地震矩张量反演——西藏玛尼地震[A];2000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六届年会论文集[C];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海兵;阿尔金断裂带的形成时代及其走滑作用对青藏高原北部隆升的贡献[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金铁成;藏北高原阿尔金断裂带深部导电性结构特征及其大陆动力学意义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2 刘艳红;新生代阿尔金断裂带对柴西构造的控制和山体隆升对柴西沉积的影响[D];吉林大学;2005年
3 屠泓为;新疆伽师地区中小地震矩张量反演应用研究[D];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2006年
4 冯强强;新疆地区S波分裂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