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牛瘤胃微生物定量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荆元强  宋恩亮  杨维仁  刘桂芬  谭秀文  万发春  
【摘要】:瘤胃微生物数量测定一直是反刍动物营养的难点之一。传统的定量方法有亨氏滚管法和最大可能计数法(MPN)两种,方法简单,但工作量大,测定结果与实际存在偏差。现代分子定量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为瘤胃微生物数量的测定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如核算分子杂交技术、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或温度梯度凝胶电泳(TGGE)、定量PCR技术等。随着现代分子定量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人们对瘤胃微生物的定量研究必将更加深入。论文简要对瘤胃微生物数量测定方法进行了综述,旨在为开展瘤胃微生物的研究提供参考。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刘薇;方国庆;刘立成;王志博;王燕;张永根;;奶牛瘤胃微生物DNA提取法的研究与优化[J];中国畜牧杂志;2011年13期
2 王敏;陈富荣;张山;朱雅新;东秀珠;黄力;田瑞华;董志扬;戴欣;;牦牛瘤胃元基因组文库中木聚糖酶基因的分析[J];微生物学报;2011年10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11 ;[J];;年期
12 ;[J];;年期
13 ;[J];;年期
14 ;[J];;年期
15 ;[J];;年期
16 ;[J];;年期
17 ;[J];;年期
18 ;[J];;年期
19 ;[J];;年期
2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陈杰;;反刍动物机体与瘤胃微生物之间信息传递的研究[A];动物生理生化学分会第八次学术会议暨全国反刍动物营养生理生化第三次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2 沈赞明;;瘤胃上皮生长发育和物质转运功能研究进展及热点[A];全国动物生理生化第十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3 刘相玉;毛胜勇;张耿;姚文;朱伟云;;瘤胃微生物对不同精粗比日粮发酵的体外研究[A];动物生理生化学分会第八次学术会议暨全国反刍动物营养生理生化第三次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4 王梦芝;王洪荣;张洁;李国祥;;瘤胃微生物对纤维类物质降解的研究进展[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5 李吕木;乐国伟;施用晖;;蛋氨酸的瘤胃代谢与调控[A];全国养牛科学研讨会暨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牛学分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6 孙镇平;吕立力;袁海星;秦玉玲;;蟾蜍离体小肠检测植物外啡肽技术的研究[A];动物生理生化学分会第八次学术会议暨全国反刍动物营养生理生化第三次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7 张耿;朱伟云;毛胜勇;刘相玉;;延胡索酸对瘤胃混合细菌体外发酵调控的研究[A];动物生理生化学分会第八次学术会议暨全国反刍动物营养生理生化第三次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8 张耿;朱伟云;毛胜勇;刘相玉;;高精料条件下富马酸对瘤胃混合细菌体外发酵的影响[A];动物生理生化学分会第八次学术会议暨全国反刍动物营养生理生化第三次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9 程桂英;赵胜军;任莹;;两种山羊瘤胃纤维分解菌16SrDNA序列的体外扩增和鉴定[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学分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赵玉华;瘤胃微生物Real Time PCR定量方法的建立及其应用[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5年
2 高爱武;分别驱除厌氧真菌和原虫对绵羊瘤胃微生物种群及纤维物质降解的影响[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8年
3 王梦芝;山羊瘤胃原虫与细菌吞噬关系和微生物AA变化机制的研究[D];扬州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杨瑞红;免培奶牛瘤胃混合微生物基因组资源的初步研究分析[D];新疆农业大学;2005年
2 刁欢;瘤胃微生物氨基酸代谢及甲硫氨酸降解菌的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7年
3 赵圣国;奶牛瘤胃微生物元基因组文库中脲酶和脂肪酶克隆的筛选与分析[D];甘肃农业大学;2009年
4 龙黎明;一株瘤胃源乳酸利用菌的分离、鉴定及其体外代谢特性的初步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5 安娜;山羊瘤胃微生物宏基因组文库的构建及功能基因的筛选[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6 张玲;双峰驼瘤胃细菌多样性及宏基因组文库构建与初步筛选[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7 安培培;湖羊瘤胃微生物Fosmid文库的构建及木聚糖酶基因的筛选、分析[D];浙江大学;2010年
8 常磊;中国牦牛瘤胃微生物来源的双功能木聚糖酶/内切葡聚糖酶的克隆及功能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9 都占魁;来源于Selenomonas ruminantium的植酸酶基因的改造及在毕赤酵母中的高效表达[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