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鼠肝脏磷酸化蛋白质组的二维液相色谱分离
【摘要】:目的利用二维液相色谱法分离小鼠肝脏磷酸化蛋白质组。方法取正常小鼠肝脏,裂解肝脏后利用金属磷酸盐亲和层析树脂提取磷酸化蛋白。将磷酸化蛋白用初始缓冲液置换后,进行一维色谱聚焦分离,再将一维收集的pH值在8.5至4.0之间的组分分别进行二维无孔硅胶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最后利用ProteoVue软件将二维UV图转换成胶图进行分析。结果成功提取了小鼠肝脏磷酸化蛋白,并在浓缩除盐后通过二维液相色谱分离成功建立小鼠肝脏磷酸化蛋白质组pI/UV图谱。其中,一维色谱聚焦分离pH值在8.5至4.0之间共收集16个组分,每个组分的二维UV图转换成pI/UV胶图。结论磷酸化蛋白纯化技术与二维液相色谱技术的结合是研究磷酸化蛋白质组的有效方法,为下一步鉴定和研究磷酸化蛋白的功能打下坚实的基础。
|
|
|
|
1 |
黎永明,陈腾祥,杨丽萍,刘亚伟,姜勇;小鼠肝脏磷酸化蛋白质组的二维液相色谱分离[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5年09期 |
2 |
姜颖,徐朗莱,贺福初;质谱技术解析磷酸化蛋白质组[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03年03期 |
3 |
刘亚伟;戴兵;梅长林;沙伟;张岩;熊锡山;;人肾组织磷酸化蛋白质组二维凝胶电泳的建立与优化[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
4 |
柏兆方;王红霞;;磷酸化蛋白质组学中的分离富集方法研究进展[J];分析化学;2009年09期 |
5 |
李丽梅;王文礼;;磷酸化蛋白质组学研究技术进展[J];内蒙古医学杂志;2006年08期 |
6 |
毕炜;王京兰;钱小红;蔡耘;;磷酸化蛋白质组研究中的富集策略[J];生物技术通讯;2007年03期 |
7 |
刘进元;吴雪萍;;植物磷酸化蛋白质组学的研究进展[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7年04期 |
8 |
夏高晓;李红梅;陈丽;赵明哲;胡水旺;王继刚;孙明晶;邓鹏;刘靖华;姜勇;;小鼠肝细胞核磷酸化蛋白质组的提取和双向电泳分离[J];热带医学杂志;2009年05期 |
9 |
解莉楠;聂玉哲;张晓磊;陈腾祥;刘靖华;姜勇;李玉花;;二维液相色谱法在羊草地上部总蛋白分离中的应用[J];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2007年03期 |
10 |
Tim Barder,李少伟
,周仲驹;非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Non-PAGE)的复杂蛋白质组表达分析:一种新的二维液相技术用于完整蛋白质的高通量分离分析[J];生命科学仪器;2004年02期 |
11 |
李红梅;陈丽;夏高晓;赵明哲;胡水旺;姜勇;;小鼠肝脏细胞质膜蛋白质组的提取和二维液相色谱分离[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8年11期 |
12 |
周铁杨;周健;熊继先;王贤纯;;基于等电聚焦-反相HPLC的虎纹捕鸟蛛毒素组学的初步研究[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06年10期 |
13 |
董邦全;应用双特异性小鼠单克隆抗体-免疫亲和层析法纯化葡萄球菌A和E型肠毒素(文摘)[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1992年01期 |
14 |
陈义;糖蛋白微观分布的毛细管电泳分离[J];抚顺石油学院学报;1996年03期 |
15 |
潘军华,曾嵋涓,潘中明,徐昀;大肠杆菌植酸酶基因appA及其过量表达[J];粮食与饲料工业;2001年10期 |
16 |
刘斯奇,卢义钦,Das BALLABH,Satish K.SRIVASTAVA;人脑醛糖还原酶的纯化与性质[J];生命科学研究;1999年02期 |
17 |
;[J];;年期 |
18 |
;[J];;年期 |
19 |
;[J];;年期 |
20 |
;[J];;年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