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地幔柱成矿系统:以峨眉山地幔柱为例

胡瑞忠  陶琰  钟宏  黄智龙  张正伟  
【摘要】:地幔柱沟通了地核、地幔、地壳各个圈层之间的物质与能量交换,提供了板内构造岩浆活动及成矿作用的一种重要的动力学机制。峨眉山地幔柱是晚古生代全球最显著的地幔柱活动之一,形成了多种有重大资源经济价值的矿床类型。以峨眉山地幔柱为例,对几种典型矿床类型的产出特征及成因进行了系统分析,阐述了地幔柱成矿系统中各种成矿作用与地幔柱构造岩浆活动的关系及成矿机理。(1)通过对部分典型岩浆硫化物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和矿化特征分析,揭示了峨眉山大火成岩省不同矿化特征的岩浆硫化物矿床形成于统一的地幔柱岩浆活动体系,并与峨眉山玄武岩为同源演化关系,岩浆演化过程及硫化物熔离富集过程存在的差异造成了矿化类型的变异。(2)对攀西地区4个超大型钒钛磁铁矿矿床进行了详尽的地质地球化学分析,论述了成矿岩浆的性质、与峨眉山玄武岩的关系及成岩演化过程和成矿模式,表明成矿母岩浆来自于地幔柱,但经历了较大程度的地壳混染作用,提出岩浆的多次补给混合及结晶锋面上发生的双扩散造成的液态分层导致了韵律条带矿石的形成。(3)阐述了滇黔相邻地区玄武岩型自然铜和黑铜矿铜矿化现象,指出玄武岩岩浆气液阶段的自变质作用和玄武岩构造变质热液蚀变改造作用两种方式造成铜矿化富集,岩浆气液阶段的自变质作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肖龙;地幔柱构造与地幔动力学——兼论其在中国大陆地质历史中的表现[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04年03期
2 高振敏,张乾,陶琰,罗泰义;峨眉山地幔柱成矿作用分析[J];矿物学报;2004年02期
3 杨中宝,彭省临,李朝艳;信息科学与矿产预测[J];矿产与地质;2004年02期
4 胡妍青;;当前我国深部找矿的成矿理论与技术方法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08期
5 乐励华,吴伟成;成矿系统中的耗散结构──以聚铀过程为例[J];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6年03期
6 孙海田;;古大陆边缘弧-槽-盆成矿系统之探讨[J];矿床地质;1996年02期
7 汤中立,白云来;北祁连造山带两种构造基底岩块及成矿系统[J];甘肃地质学报;2001年02期
8 翟裕生;成矿系统研究与找矿[J];地质调查与研究;2003年02期
9 翟裕生;地球系统科学与成矿学研究[J];地学前缘;2004年01期
10 赵更新;毛德宝;张燕;王杰;王克卓;牛广华;;阿尔金成矿带加里东期主要成矿系统[J];地质调查与研究;2007年02期
11 程春华;丁业胜;;江西北部地区成矿地质特征及其意义[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年22期
12 伊力夏提·地里夏提;孙宝生;;新疆主要非金属矿床成矿规律及其成矿系统[J];西部探矿工程;2010年09期
13 袁莹;;多成因矿床与叠加改造成矿作用研究[J];现代矿业;2011年01期
14 赵永鑫,秦松贤,明厚利,刘永胜;辽宁岫岩金矿成矿系统分析[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15 姚书振,丁振举,周宗桂,陈守余;秦岭造山带金属成矿系统[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2年05期
16 张正伟,杨怀洲,朱炳泉,邓军;东秦岭内生金属成矿系统与成矿组合[J];地质通报;2002年Z2期
17 翟裕生;成矿系统研究与找矿[J];地质调查与研究;2003年03期
18 张学书,秦德先,念红;应用成矿系统的概念浅谈滇东南地区微细粒浸染型(卡林型)金矿找矿[J];黄金;2005年09期
19 肖荣阁,彭润民,王美娟,戚开静;华北地台北缘西段主要成矿系统分析[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20 陶琰,高振敏,罗泰义,祁敬东;金宝山岩体铂族元素特征及成因意义[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炳泉;常向阳;胡耀国;张正伟;;地球化学急变带与地幔柱资源系统[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六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3年
2 罗照华;卢欣祥;;成矿系统的核心——流体的行为[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3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王登红;;关于地幔柱研究中几个问题的探讨[A];峨眉地幔柱与资源环境效应学术研讨会论文及摘要[C];2003年
4 朱炳泉;常向阳;胡耀国;张正伟;;地球化学急变带与地幔柱资源系统[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5 张连昌;夏斌;牛贺才;李文铅;方维萱;唐红峰;万博;;新疆晚古生代大陆边缘成矿系统与成矿区带的初步探讨[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6年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邢树文;;复合构造域及其成矿系统——以中国东北部陆缘区为例[A];2004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7 毛景文;杨建民;韩春明;王志良;;东天山铜金多金属矿床成矿系统和成矿地球动力学模型[A];东天山铜金多金属矿床成矿过程和成矿动力学及找矿预测新技术新方法会议论文及摘要集[C];2001年
8 陈志宏;毛德宝;左义成;李惠民;钟长汀;相振群;;北岔沟门中生代岩浆侵入作用成矿系统[A];同位素地质新进展:技术、方法、理论与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9 汤中立;白云来;;华北古大陆西南边缘构造格架与成矿系统[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10 肖龙;徐义刚;何斌;梅厚钧;沙绍礼;;云南宾川地区峨眉山玄武岩化学地层学及反映的地幔柱岩石圈相互作用过程(摘要)[A];峨眉地幔柱与资源环境效应学术研讨会论文及摘要[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冰霞;峨眉山LIP事件在乐康剖面的沉积地球化学记录及其与生物灭绝关系[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6年
2 李宏博;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地幔柱动力学:基性岩墙群、地球化学及沉积地层学证据[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3 李俊建;内蒙古阿拉善地块区域成矿系统[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4 李景春;晋北地区构造与次火山岩成矿系统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5 徐卫东;北祁连西段桦树沟铁铜成矿组合的成因与演化[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6 陈旺;豫西石炭纪铝土矿成矿系统[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7 王庆飞;铜陵矿集区构造—岩浆—成矿系统模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8 韦延光;山东招远市谢家沟-石城夼构造岩浆带金成矿系统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9 王书来;新疆麦兹火山—沉积盆地Fe、PbZn成矿与定位预测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10 杜建国;大别造山带中生代岩浆作用与成矿地球化学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司马献章;豫西金矿田构造流体成矿系统[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3年
2 尤世娜;三江义敦岛弧(中北段)典型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演化[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3 晏云翔;陕西紫阳—岚皋地区碱—基性岩墙群的岩石地球化学及Sr、Nd、Pb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4 马亮;沉积盆地铀成矿规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8年
5 朱晓青;渤海湾盆地构造演化的地幔柱模型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9年
6 江琳;汉诺坝玄武岩Re-Os同位素地球化学[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7 贺世杰;徐州地区晚元古代辉绿岩墙岩石成因的初步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3年
8 郑中;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动力学指纹[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球化学研究所);2006年
9 裘碧波;藏东南措美残余大火成岩省地幔柱成因新证据[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10 陈旭;四川乡城—稻城—得荣地区铜矿成矿规律及找矿模型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李玉恒;内蒙古首次划分金属矿产主要成矿系统[N];地质勘查导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李晓明;中国成矿系统研究的来龙去脉[N];地质勘查导报;2005年
3 中国科学院院士 翟裕生;对成矿系统研究要提高到地球系统层次[N];中国矿业报;2010年
4 记者 陈玲;滇勘查技术取得重大突破[N];云南经济日报;2006年
5 杨智峰;加强成矿规律研究 提高深部找矿效果[N];中国矿业报;2008年
6 熊和生 曾海涛;华南陆块陆内成矿作用项目启动[N];地质勘查导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李广涛 荣思远;成矿系统理论可有效指导找矿[N];中国黄金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李玉恒;草原地质事业领军人[N];地质勘查导报;2009年
9 曹菲 实习生 刘晓倩 记者 于莘明;中国大陆成矿理论体系初见端倪[N];科技日报;2005年
10 本报记者 王正端;撩开西南“三江”的矿产面纱[N];地质勘查导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