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幔柱成矿系统:以峨眉山地幔柱为例
【摘要】:地幔柱沟通了地核、地幔、地壳各个圈层之间的物质与能量交换,提供了板内构造岩浆活动及成矿作用的一种重要的动力学机制。峨眉山地幔柱是晚古生代全球最显著的地幔柱活动之一,形成了多种有重大资源经济价值的矿床类型。以峨眉山地幔柱为例,对几种典型矿床类型的产出特征及成因进行了系统分析,阐述了地幔柱成矿系统中各种成矿作用与地幔柱构造岩浆活动的关系及成矿机理。(1)通过对部分典型岩浆硫化物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和矿化特征分析,揭示了峨眉山大火成岩省不同矿化特征的岩浆硫化物矿床形成于统一的地幔柱岩浆活动体系,并与峨眉山玄武岩为同源演化关系,岩浆演化过程及硫化物熔离富集过程存在的差异造成了矿化类型的变异。(2)对攀西地区4个超大型钒钛磁铁矿矿床进行了详尽的地质地球化学分析,论述了成矿岩浆的性质、与峨眉山玄武岩的关系及成岩演化过程和成矿模式,表明成矿母岩浆来自于地幔柱,但经历了较大程度的地壳混染作用,提出岩浆的多次补给混合及结晶锋面上发生的双扩散造成的液态分层导致了韵律条带矿石的形成。(3)阐述了滇黔相邻地区玄武岩型自然铜和黑铜矿铜矿化现象,指出玄武岩岩浆气液阶段的自变质作用和玄武岩构造变质热液蚀变改造作用两种方式造成铜矿化富集,岩浆气液阶段的自变质作
|
|
|
|
1 |
肖龙;地幔柱构造与地幔动力学——兼论其在中国大陆地质历史中的表现[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04年03期 |
2 |
高振敏,张乾,陶琰,罗泰义;峨眉山地幔柱成矿作用分析[J];矿物学报;2004年02期 |
3 |
杨中宝,彭省临,李朝艳;信息科学与矿产预测[J];矿产与地质;2004年02期 |
4 |
胡妍青;;当前我国深部找矿的成矿理论与技术方法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08期 |
5 |
乐励华,吴伟成;成矿系统中的耗散结构──以聚铀过程为例[J];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6年03期 |
6 |
孙海田;;古大陆边缘弧-槽-盆成矿系统之探讨[J];矿床地质;1996年02期 |
7 |
汤中立,白云来;北祁连造山带两种构造基底岩块及成矿系统[J];甘肃地质学报;2001年02期 |
8 |
翟裕生;成矿系统研究与找矿[J];地质调查与研究;2003年02期 |
9 |
翟裕生;地球系统科学与成矿学研究[J];地学前缘;2004年01期 |
10 |
赵更新;毛德宝;张燕;王杰;王克卓;牛广华;;阿尔金成矿带加里东期主要成矿系统[J];地质调查与研究;2007年02期 |
11 |
程春华;丁业胜;;江西北部地区成矿地质特征及其意义[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年22期 |
12 |
伊力夏提·地里夏提;孙宝生;;新疆主要非金属矿床成矿规律及其成矿系统[J];西部探矿工程;2010年09期 |
13 |
袁莹;;多成因矿床与叠加改造成矿作用研究[J];现代矿业;2011年01期 |
14 |
赵永鑫,秦松贤,明厚利,刘永胜;辽宁岫岩金矿成矿系统分析[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
15 |
姚书振,丁振举,周宗桂,陈守余;秦岭造山带金属成矿系统[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2年05期 |
16 |
张正伟,杨怀洲,朱炳泉,邓军;东秦岭内生金属成矿系统与成矿组合[J];地质通报;2002年Z2期 |
17 |
翟裕生;成矿系统研究与找矿[J];地质调查与研究;2003年03期 |
18 |
张学书,秦德先,念红;应用成矿系统的概念浅谈滇东南地区微细粒浸染型(卡林型)金矿找矿[J];黄金;2005年09期 |
19 |
肖荣阁,彭润民,王美娟,戚开静;华北地台北缘西段主要成矿系统分析[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
20 |
陶琰,高振敏,罗泰义,祁敬东;金宝山岩体铂族元素特征及成因意义[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04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