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华南白垩—第三纪地壳拉张与铀成矿的关系

胡瑞忠  毕献武  苏文超  彭建堂  李朝阳  
【摘要】:华南是中国最重要的铀矿产区之一。按赋矿围岩的不同 ,该区主要产出花岗岩型、火山岩型和碳硅泥岩型 3类铀矿床。铀矿区都分布有比铀成矿超前形成的富铀岩石 ;铀矿床成矿热液中的水主要为大气成因地下水 ,成矿温度约为 1 2 0~ 2 5 0℃ ,成矿热液的δ1 3 C值主要为 - 4‰~ - 8‰ ,表明幔源CO2 参与了成矿作用 ;矿床的N(3 He) /N(4He)为 0 .1 0~ 2 .0 2Ra,显示成矿热液中大量幔源He的存在。这些铀矿床的成矿时代与赋矿围岩的岩性和时代无关 ,都集中在该区地壳受到强烈拉张因而断陷盆地广泛发育并伴有幔源基性岩浆活动 (基性脉岩、玄武岩 )的白垩—第三纪。研究表明 ,白垩—第三纪导致了地幔与地壳表层沟通的地壳拉张 ,把该区 3大类型的铀矿床串联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1 )地壳拉张通过控制向大气成因的贫CO2 热液提供铀成矿必不可少的幔源CO2 ,而与铀成矿发生联系 ;(2 )同一机制形成的富CO2 热液浸取同一或不同铀源岩石中的铀并在不同围岩中成矿 ,形成了按赋矿围岩划分的各种矿床类型 (花岗岩型、火山岩型和碳硅泥岩型 )。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刘燊;胡瑞忠;;山东地区中生代富集地幔的形成与地壳拉张:来自基性脉岩的证据[A];第二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强祖基;马丽;;华北盆地现代地壳上地幔动力学模式与地震[A];第一次全国地震科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1979年
3 高祥林;;华北盆地的隐伏地震断层及其力学模型[A];第四届全国构造物理、第二届全国高温高压联合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C];1989年
4 袁学诚;李廷栋;;中国岩石圈三维结构雏型[A];亚洲大陆深部地质作用与浅部地质—成矿响应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8年
5 罗志立;;“兴凯”和“峨眉”地裂运动对改善塔里木盆地古生界碳酸盐岩成藏条件和储集层的重要作用[A];2002低渗透油气储层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6 黄华芳;刘子贵;周晓峰;郭精义;;中国主要含气盆地构造类型与天然气地质条件[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7 商朋强;胡瑞忠;张国全;田建吉;刘燊;;岩石圈伸展对粤北下庄矿田铀成矿的贡献[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贵山;福建晚中生代以来基性—超基性岩的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球化学研究所);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邹东风;粤北下庄矿田铀矿地球化学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2年
2 刘雷;地幔去气与铀成矿的关系[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球化学研究所);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