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人工震源地下介质变化动态监测

王宝善  王伟涛  葛洪魁  徐平  王彬  
【摘要】:成像地球内部介质结构及其动态变化是地球物理学家的主要任务。相对于对地球介质静态结构的认识,对于地下介质性质随时间变化的了解明显不足。近年来随着观测资料的增加,已经开始利用重复地震和噪声等震源研究地下介质变化。受到源位置和时间等因素制约,基于地震和噪声等被动震源的观测结果的时间和空间分辨率有限。利用人工震源主动向地下发射地震波,进行地下介质监测自然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系统地介绍了国内外利用人工震源进行不同尺度地下介质变化监测的研究,分析了不同震源的优缺点。根据分析和对比结果,认为在进行地下介质变化研究方面,气枪震源要优于其他震源。还介绍了相关的数据处理方法,包括互相关延时估计,尾波干涉和信号叠加等。目前用于大尺度地下动态监测的震源,接收和数据处理等主要技术已经基本发展成熟,利用人工震源进行地下介质大尺度监测成为可能,相关研究在减轻自然灾害和资源探查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刘必灯;李小军;周正华;刘培玄;王玉石;;气枪震源地震动效应分析[J];地震学报;2011年04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11 ;[J];;年期
12 ;[J];;年期
13 ;[J];;年期
14 ;[J];;年期
15 ;[J];;年期
16 ;[J];;年期
17 ;[J];;年期
18 ;[J];;年期
19 ;[J];;年期
2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明辉;丘学林;夏少红;朱俊江;李家彪;郝天珧;;大容量气枪震源在海上和陆上深部结构研究中的广泛应用[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2 王彬;葛洪魁;吴国华;苏有锦;王宝善;王伟涛;张启明;杨润海;李滔;李建春;陈颙;;云南宾川气枪震源发射台建设项目简介[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3 林建民;葛洪魁;王宝善;;浅水环境下气枪震源的激发特性分析[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4 陈蒙;王宝善;王伟涛;杨微;宋丽莉;葛洪魁;陈颙;;水库气枪震源在S波速度及泊松比结构研究中的应用[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王宝善;葛洪魁;袁松湧;宋丽莉;杨微;王伟涛;;地下介质波速变化的主动和被动源监测[A];中国地球物理·2009[C];2009年
6 王建花;李绪宣;温书亮;姜绍辉;顾汉明;;立体阵列气枪震源研究及在南海深水区地震资料采集中的应用[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杨微;葛洪魁;王宝善;袁松湧;贾玉华;陈海潮;;利用精密可控人工震源连续监测汶川地震断裂带地震波走时动态变化[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8 朱平;王彬;王宝善;罗桂纯;葛洪魁;;现场波速精密测量实验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22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温书亮;李绪宣;杨凯;刘志斌;何峰;王建花;;海上地震勘探立体组合气枪震源研究及其应用[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10 王宝善;朱平;王彬;;原场地震波速变化的精确测量[A];中国地震学会第11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林建民;基于人工震源的长偏移距地震信号检测和探测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2 王伟涛;基于人工震源的区域尺度介质波速探测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3 唐杰;区域尺度深部探测中的人工源震源特性及信号检测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4 王立明;范氏气体下气枪激发子波信号模拟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5 张尉;利用小当量人工震源进行区域性深部探测的试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6 王彬;利用多种震源测量介质波速度变化的实验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李宜晋;小尺度人工震源地震波速变化观测系统的技术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11年
2 杨文;利用背景噪声方法研究云南强震前后的波速变化[D];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2011年
3 李高林;气枪震源子波特性分析与处理技术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4 罗桂纯;利用相关检测法进行地震波速及其变化的精确测量[D];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2006年
5 林松;深水环境地震波激发技术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0年
6 崔仁胜;精密控制震源发射信号设计和信号提取方法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2011年
7 杨奎;微动面波H/V谱探测浅部地层横波速度结构的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8 于凯;长周期地脉动特征及其在都市地震防灾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