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刘浴辉,胡超涌,黄俊华;石笋微层研究及其气候意义[J];地质科技情报;2005年01期 |
2 |
班凤梅,潘根兴,王新中;北京石花洞石笋微层层面有机物质的形成时间及机理初探[J];第四纪研究;2005年02期 |
3 |
秦小光,刘东生,谭明,王先锋;石笋微层的谱分析和北京地区1千年来的气候演变[J];地理学报;1999年06期 |
4 |
刘东生,谭明,秦小光,赵树森,李铁英,吕金波,张德二;洞穴碳酸钙微层理在中国的首次发现及其对全球变化研究的意义[J];第四纪研究;1997年01期 |
5 |
刘启明,王世杰,欧阳自远;高分辨率气候环境变化研究中的石笋微层[J];地球科学进展;2002年03期 |
6 |
谭明;石笋微层气候学的几个重要问题[J];第四纪研究;2005年02期 |
7 |
谭明,刘东生,秦小光,钟华,李铁英,赵树森,李红春,吕金波②鲁向阳;北京石花洞全新世石笋微生长层与稳定同位素气候意义初步研究[J];中国岩溶;1997年01期 |
8 |
张会领,覃嘉铭,张美良,王华;洞穴化学沉积物的古环境记录研究进展[J];中国岩溶;2004年02期 |
9 |
徐丽娜;邵晓华;;中国南方石笋中古气候代用指标的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11年08期 |
10 |
崔景伟;黄俊华;胡超涌;;石笋中的环境替代指标及其蕴含的古气候和古环境信息[J];地质科技情报;2008年01期 |
11 |
刘启明,王世杰,欧阳自远;洞穴化学沉积物的古气候记录与古生态环境意义[J];地理科学进展;2001年04期 |
12 |
任晓辉;陈子玉;;石笋古气候记录的研究进展[J];池州师专学报;2006年03期 |
13 |
王先锋,刘东生,梁汉东,谭明,秦小光,周强;石笋微层物质组成的二次离子质谱初步分析及其气候意义[J];第四纪研究;1999年01期 |
14 |
侯居峙,谭明,程海,R.L.Edwards,郑伟,沈凛梅,张军;本溪水洞石笋微层年代学初步研究[J];中国科学D辑;2001年05期 |
15 |
秦小光,刘东生,谭明,李铁英,吕金波,丁仲礼,刘嘉麒,聂高众;北京石花洞石笋微层灰度变化特征及其气候意义——Ⅰ.微层显微特征[J];中国科学D辑;1998年01期 |
16 |
谭明,程海,R.L.Edwards,侯居峙,刘东生;甚年轻石笋的TIMS-~(230)Th定年及其年层确定[J];第四纪研究;2000年04期 |
17 |
侯居峙;石笋年层的影像特征[J];第四纪研究;2001年03期 |
18 |
秦小光,刘东生,谭明,王先锋,李铁英,吕金波;北京石花洞石笋微层灰度变化特征及其气候意义──Ⅱ.灰度的年际变化[J];中国科学D辑;2000年03期 |
19 |
张兆峰,彭子成,贺剑峰,夏小平,蔡演军,刘卫国;岩溶石笋的古环境研究进展[J];地质地球化学;2002年01期 |
20 |
安裕国;戎昆方;李景阳;何复胜;何开明;;贵州织金洞滴石类堆积物中的生物建造作用[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