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兴隆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演替对鸟类群落结构的影响
【摘要】:运用固定面积法调查了青林三个主要演替阶段森林(阔叶林、混交林和针叶林)的鸟类群落结构。结果表明,混交林中鸟类物种数、鸟类物种多样性和种团多样性最高,阔叶林最低。方差分析和聚类分析均表明,三种演替阶段森林的鸟类群落组成差异显著。所记录到的35种鸟类中有11种差异显著。其中,山雀科和科在阔叶林中占优势,而柳莺亚科在混交林和针叶林中占优势。食性种团中,阔叶林以食虫鸟和食果食虫鸟为主;混交林和针叶林均以食虫鸟、食果食虫鸟、食谷鸟和食果鸟为主。鉴于阔叶林和混交林有向顶级群落(针叶林)演替的趋势,建议采取人为干扰来维持三种演替阶段森林的面积,以便从景观水平上保护鸟类物种多样性。
|
|
|
|
1 |
王宗英;图们江流域林区居民点鸟类群落的研究[J];动物学研究;1986年01期 |
2 |
张绳祖;;甘肃康县阳坝鸟类群落十年演替[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7年02期 |
3 |
丁平,诸葛阳,姜仕仁;浙江古田山自然保护区鸟类群落生态研究[J];生态学报;1989年02期 |
4 |
常城,罗文英,刘发;甘肃民勤繁殖鸟类群落及演替研究[J];甘肃科学学报;1994年02期 |
5 |
王直军,贾知行;版纳勐养保护区鸟类及人为影响分析[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1994年01期 |
6 |
赵欣如,宋杰,房继明,张正旺,郭冬生;用网捕技术分析小龙门林场夏季小型森林鸟类群落的年动态[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3期 |
7 |
武明录,侯建华,张晓春,李经天,胡永富,张向忠;河北塞罕坝人工针叶林鸟类群落垂直结构研究[J];动物学报;1997年S1期 |
8 |
常家传,鲁长虎,刘伯文,许青;红松林不同演替阶段夏季鸟类群落研究[J];生态学杂志;1997年06期 |
9 |
常弘,陈万成,卢开和,林术,张国萍;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群落的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4期 |
10 |
常城,;甘肃临泽繁殖鸟类群落及演替研究[J];甘肃科学学报;1997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