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分析的新方法与直接法

尹孔殷  
【摘要】:本文指出了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分析所用的李雅普诺夫直接法存在的三个问题,而笔者提出的新方法可以避免这些问题,本文还对新方法作了补充说明和提出了计算公式。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7条
1 丁霞;;新能源电力系统稳定性综述[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1年03期
2 焦建霖;;通信系统对电力系统稳定性控制的影响研究[J];技术与市场;2020年04期
3 刘取,倪以信;电力系统稳定性与控制综述[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1990年06期
4 秦永生;;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技术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5年19期
5 时蕾;顾强;;关于电力系统稳定性的研究[J];硅谷;2010年09期
6 张维维;郭振宇;;发电厂电力系统稳定控制装置的应用实践研究[J];科技风;2020年21期
7 周江;;论统一潮流控制器对提升电力系统稳定性的作用[J];电工文摘;2017年01期
8 丁倩;刘华喜;;利用储能技术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研究[J];新乡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9 崔迪;冯超;;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的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年28期
10 郑美特;;关于电力系统稳定性研究的若干问题[J];电力技术;1978年01期
11 董波;崔景侠;徐纬河;;含需求响应资源的电力系统稳定性智能化评估方法[J];电力需求侧管理;2019年04期
12 杨宇;赵玉霞;;电力系统中的混沌及其应用方向探讨[J];太原科技;2007年10期
13 张保会,葛耀中;电力系统稳定性监测装置的现状及展望[J];继电器;1987年02期
14 姜玉鹏;;基于MATLAB/Simulink的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分析与仿真[J];科技与创新;2021年17期
15 马艳红;;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的方法研究探讨[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0年08期
16 梁红喜;;电力系统稳定控制模式相关技术探讨[J];工程经济;2014年06期
17 陈杰;励磁系统在电力系统稳定性控制中的应用[J];水利电力机械;2005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王光亮;;典型励磁系统模型及其对电力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分析[A];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2 杨菊;詹静;周旭明;王品;;负荷模型对电力系统稳定性影响[A];云南省水利学会2016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6年
3 王德生;;浅谈励磁系统对电力系统稳定性的影响[A];全国大中型水电厂技术协作网技术交流论文集(十一)水电机组励磁系统专集[C];2009年
4 韩晓曦;蔡斐;石艳杰;陆文;宋博;;电力系统在线安全分析[A];天津市电视技术研究会2014年年会论文集[C];2014年
5 张巍;向铁元;彭晓涛;宋旭东;;基于PSCAD的电流型超导磁储能对电力系统稳定性的分析研究[A];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8年
6 马军;黄华伟;张彦敏;李志军;;电力系统稳定器设计与仿真[A];2006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王晓东;陈予恕;;一类电力系统的混沌振荡分析[A];第十届动力学与控制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6年
8 吴景;;论智能电网发展环境下的继电保护新技术[A];第三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C];2016年
9 周羽生;郭芳;戴陶珍;李敬东;唐跃进;;超导电感储能高功率脉冲技术及其仿真研究[A];2004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3条
1 王清;双馈风电接入对电力系统稳定性影响机理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年
2 赵平;协同控制理论在电力系统稳定控制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3 范孟华;基于域、分岔以及递归投影方法的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D];天津大学;2010年
4 董清;同步发电机调速系统附加H_∞控制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3年
5 张雪焱;基于WAMS信息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的若干控制措施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0年
6 胡臻;基于耦合特性的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方法及应用[D];湖南大学;2017年
7 弥潇;基于Hamilton系统理论的受扰多机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19年
8 杨嘉伟;电压源型变换器在电力系统中的若干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9 郝正航;双馈风电机组的暂态行为及其对电力系统稳定性影响[D];天津大学;2011年
10 邢法财;含非同步机电源电力系统的宽频谐振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21年
11 陈仲伟;基于飞轮储能的柔性功率调节器关键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2 和萍;大规模风电接入对电力系统稳定性影响及控制措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13 刘洋;基于切换控制系统的电力系统稳定性控制[D];华南理工大学;201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揭璐琦;风电场接入对电力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分析[D];福建工程学院;2019年
2 SHEIKH TAMOOR HUSSAIN;风力发电场一体化的影响对电力系统稳定性[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8年
3 陈珂;双馈风机并网对电力系统稳定性影响的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8年
4 蒋鹏冲;基于积分不等式的时滞电力系统稳定性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7年
5 虞忠明;含时滞和小扰动的电力系统稳定性研究[D];重庆邮电大学;2017年
6 林鹏;基于确定学习的电力系统稳定性控制[D];广东工业大学;2020年
7 刘赟;统一潮流控制器在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的控制方式研究[D];重庆大学;2003年
8 岳金明;参数化控制方法在电力系统稳定性研究中的应用[D];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17年
9 郭婺;跳闸—重合闸操作时机对电力系统稳定性影响的研究[D];辽宁工学院;2007年
10 邢巍;SVC对电力系统稳定性影响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4年
11 朱君;广域PSS和VSC-HVDC协调控制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12 谢星星;时滞对电力系统稳定性的影响[D];天津大学;2007年
13 丁超杰;电力系统稳定性的直接法分析[D];郑州大学;2011年
14 王夏明;基于积分不等式的多时滞电力系统稳定性研究[D];广西大学;2020年
15 王铭;风光储接入对电力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分析[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16 吕晶剑;基于切换理论的电力系统稳定性控制研究[D];辽宁工业大学;2020年
17 黄安;FPC稳态特性分析及其协同控制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18 岳彬;SVC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及其对电力系统稳定性的影响[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19 郭越楠;储能装置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及优化[D];安徽理工大学;2017年
20 程鲁文;交直流混联系统送受端规模对电力系统稳定性影响[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