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另一种自由

程映虹  
【摘要】: <正> 一九九三年《读书》多次谈到文人与自由的问题,也想发些议论。 自由其实有双重含义:其一是积极的,即有所为的自由;其二是消极的,即无所为的自由。积极的自由是内心的外化,是人的实现和人的扩展,而消极的自由则是内心的封闭,是对个性的保持和对人格的维护。积极自由不但是众所周知的,而且被载入了成文法,而消极自由之存在和不容置疑还远未如此彰明。 不发言,不表态,不参预,不介入,既不拥护也不反对,凡此种种皆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朱学勤;从一支烟一到一本书[J];读书;1997年06期
2 邵建;邵建专栏:文坛内外之十八 “自由”是什么?[J];小说评论;2001年04期
3 张文俊;;伯林自由观和康德自由观之比较[J];黄山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4 郝鹏;;探究儒学与自由概念的关系[J];时代文学(理论学术版);2007年03期
5 刘宁;;弗洛姆逃避自由的思想及其反思[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11年01期
6 赵汀阳;;被自由误导的自由[J];世界哲学;2008年06期
7 谭浩洁;;你往何处去——从《赫索格》看现代自由[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年05期
8 张兆亮;宋明爽;;弗罗姆的“自由观”解读[J];重庆与世界;2011年03期
9 祝勇;在没有英雄的年代里——对“新文人”的整体透视[J];书屋;2002年05期
10 陈景云;;价值多元主义的政治意蕴——在自由与价值选择之间[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11 谭杰;;论康德的消极自由与积极自由——兼与伯林两种自由概念的比较[J];道德与文明;2011年04期
12 王成;;伯林对自由的区分及其深层理论旨趣[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13 王芳;;在秩序与自由之间——霍布斯与洛克政治管理哲学思想比较[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14 李石;;自由概念:一种还是两种?[J];哲学研究;2008年07期
15 墨未白;;此人投狐狸一票[J];南方人物周刊;2007年28期
16 孙雨林;;浅析伯林的自由观[J];消费导刊;2008年07期
17 付永辉;;论康德的实践自由观——读《实践理性批判》[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18 田新元;;弗洛姆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剖析[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7年04期
19 李小科;;两种“概念”,还是两种“自由”——解读伯林的Two Concepts of Liberty[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20 邵建;自由,如何言说?[J];开放时代;200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国清;;如何挽救他者的事业——福柯和伯林的非理性哲学批判[A];法国哲学的现代与未来全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2 李红春;;私人领域的内在悖论及其审美化解决——兼论“日常生活审美化”必然性与必要性[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秦树理;;树立科学的自由观[A];公民意识研究[C];2008年
4 张宝明;;胡适“健全的个人主义”与“自由”的分野[A];中国近代史上的自由主义——“自由主义与近代中国(1840~1949)”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黄克武;;近代中国的自由主义:缘起与衍变[A];中国近代史上的自由主义——“自由主义与近代中国(1840~1949)”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肖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探讨自主学习[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5年小学语文优秀论文集[C];2005年
7 黄克武;;严复与中国式“个人主义”的起源与发展[A];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诞辰150周年纪念论文集[C];2004年
8 赵飞;;关于政治传播学本土研究的思考[A];中国传媒大学第一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7年
9 赵俊英;;珠心算发展方向的研究与探讨[A];中国珠算心算协会学术研究专业委员会2008年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郑匡民;;日本自由主义对中国的影响[A];传统思想的近代转换[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文宏;伯林自由主义政治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2 樊凡;现代国家的构建:消极自由主义国家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刘训练;公民与共和[D];天津师范大学;2006年
4 蒋柳萍;多元主义与自由:伯林的自由主义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5 王全林;“知识分子”视角下的大学教师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6 吕廷君;消极自由的法律价值[D];山东大学;2006年
7 孙曙生;通往自由的道路[D];重庆大学;2008年
8 郭玉芳;新自由主义:自由与平等的关系[D];吉林大学;2009年
9 朱万润;零值关系[D];吉林大学;2010年
10 杨昌宇;自由:法治的核心价值[D];黑龙江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暴世祺;对伯林“两种自由概念”的质疑与思考[D];燕山大学;2012年
2 夹尚东;两种自由概念[D];黑龙江大学;2011年
3 魏林;因共同体而自由[D];湘潭大学;2011年
4 葛娟;自由与价值多元[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刘铁;伯林自由观探析[D];吉林大学;2005年
6 罗伟;对伯林消极自由的再思考[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7 张林卫;在功利自由与多元自由之间[D];湘潭大学;2010年
8 于琨;中学生学习倦怠的原因与对策探讨[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9 吴媛媛;儿童的自由与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10 林玉华;论积极自由与消极自由的张力关系[D];辽宁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木石心;政教、历史与精英[N];法制日报;2009年
2 刘春;积极自由与消极自由[N];学习时报;2004年
3 魏英杰;企业更需要积极自由[N];今日信息报;2006年
4 燕继荣;“自由”的学理争论及其意义[N];学习时报;2003年
5 单世联;“积极自由”在中国的另一个版本[N];中国图书商报;2000年
6 段芹(北京大学);伯林思想 21世纪中国的起点之一?[N];中国图书商报;2002年
7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雷颐;“不采蘋花即自由”的意义[N];经济观察报;2008年
8 张国清(浙江大学法学院教授);狼的自由是羊的末日[N];中国图书商报;2004年
9 李诚予;权利话语的阿格萝拉城[N];法制日报;2006年
10 宋焘;在别处找自己[N];中国经营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