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马燕梅,梅景良,林树根,张奇秀,王宏;黑鲷消化酶活性的初步研究[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
2 |
王重刚,陈品健,郑森林;pH对真鲷仔稚幼鱼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J];台湾海峡;1998年02期 |
3 |
赵清良,殷宁,王培军;pH对暗纹东方鲀仔稚鱼蛋白活性的影响[J];水利渔业;2002年05期 |
4 |
倪黎纲,王志鹏,罗方妮,孙龙生;氧、光照时间、pH等理化因子影响光合细菌生长的研究[J];内陆水产;2004年03期 |
5 |
黄洪贵,赖名勇,黄种持;美国红鱼淡化驯养试验初探[J];内陆水产;1999年12期 |
6 |
杨代勤;陈芳;阮国良;严安生;;pH 对黄鳝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农学卷;2005年04期 |
7 |
樊甄姣;杨爱国;刘志鸿;戴继勋;董迎辉;任建峰;;pH对栉孔扇贝体内几种免疫因子的影响[J];中国水产科学;2006年04期 |
8 |
邓道贵;何卫龙;;pH对舟形无齿蚌钩介幼虫存活率的影响[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
9 |
徐钢春;顾若波;闻海波;华丹;王玉芳;;温度、pH对圆背角无齿蚌滤水率的影响[J];水生生物学报;2007年04期 |
10 |
张沛东;董晓煜;张秀梅;黄洪辉;刘晃;牛淑娜;柳意樊;张志超;;pH对褐牙鲆幼鱼血红蛋白含量和血中溶氧水平的影响(英文)[J];南方水产;2009年06期 |
11 |
李代金;黄辉;谭德清;;pH值对厚颌鲂幼鱼的耗氧率及窒息点的影响[J];四川动物;2011年02期 |
12 |
孙虎山,许高君,董小卫,黄伟,王为纲;pH对紫彩血蛤幼虫发育的影响[J];中国水产科学;1999年01期 |
13 |
潘鲁青,姜令绪;盐度、pH突变对2种养殖对虾免疫力的影响[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6期 |
14 |
杨彩根,宋学宏,王永玲;pH及不同浓度NaCl溶液对黄颡鱼精子活力的影响[J];水利渔业;2003年03期 |
15 |
师吉华;养殖水体适宜理化因子分析[J];辽宁工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
16 |
汤保贵;徐中文;张金燕;唐志坚;张璐;孙建华;;枯草芽孢杆菌的培养条件及对水质的净化作用[J];淡水渔业;2007年03期 |
17 |
董孝国;;不同pH和温度对泥鳅消化道淀粉酶活性的影响[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12期 |
18 |
文良印,董双林,张兆琪,李德尚,韩文良,任曰达;氯化物水型盐碱池塘缓冲能力研究[J];中国水产科学;2000年02期 |
19 |
邓德文,陈舜胜,程裕东,袁春红;鲢肌肉在保藏中的生化变化[J];上海水产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
20 |
夏枚生,张红梅,胡彩虹,许梓荣;电气石对海水pH值的调控[J];应用生态学报;2005年10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