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阿霉素介孔二氧化硅纳米药物对膀胱癌的抑制作用
【摘要】:目的制备一种包载阿霉素(doxorubicin, DOX)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s, MSN),评价其物理性质、药物释放能力、肿瘤细胞摄取、细胞增殖抑制效果及凋亡作用。方法采用浸润法将DOX负载到MSN的孔道中以制备介孔二氧化硅纳米药物(MSN-DOX),通过透射电镜观察纳米药物形貌,纳米粒径电位分析仪测量其大小和表面电荷。利用透析法观察纳米药物在不同pH值(5.5、6.8、8.0)条件下的药物释放行为。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膀胱癌细胞对纳米药物的摄取情况。通过CCK-8检测MSN的生物相容性以及纳米药物的细胞增殖抑制效果。通过检测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分析纳米药物对膀胱癌细胞的凋亡作用。结果制备的纳米药物MSN-DOX呈球形,大小均匀,粒径为(203.6±3.0) nm,表面电荷为(-8.1±4.7) mV,DOX载药量为4.83%,包封率为10.15%。体外药物释放结果显示纳米药物缓慢释放DOX,其释放速度和总释放量与环境pH值相关,环境pH值越低,药物释放速度越快,总释放量越多。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纳米药物可以被肿瘤细胞高效摄取,从而增加药物在细胞内的蓄积。CCK-8检测表明MSN生物相容性好,纳米药物肿瘤增殖抑制效果显著。凋亡相关蛋白检测显示纳米药物增加细胞凋亡蛋白的表达,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结论制备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药物性能优良、结构稳定,可以被膀胱癌细胞高效摄取,有效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并促进肿瘤细胞凋亡。
|
|
|
|
1 |
李功成,张旭,李龙承,叶章群;曲古抑菌素A对膀胱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5年07期 |
2 |
梅志强;刘晓燕;李娟;段承刚;;槲皮素诱导膀胱癌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J];科技资讯;2012年17期 |
3 |
刘维辉;陈俊毅;李毅宁;朱绍兴;;外泌体应用于膀胱癌诊疗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肿瘤;2019年01期 |
4 |
肖婷婷;杨琳;尹红;;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在膀胱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9年06期 |
5 |
刘安伟;许传亮;;长链非编码RNA:膀胱癌研究的新热点[J];上海医学;2018年01期 |
6 |
叶涛;叶章群;;膀胱癌研究的新进展[J];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2017年04期 |
7 |
张川;祝青国;赵亚坤;金承洛;刘伟;陈照彦;杜言凯;仇宇;;雷帕霉素抑制膀胱癌细胞生长及转移的实验研究[J];现代肿瘤医学;2012年03期 |
8 |
陈平锋;;二烯丙基二硫化物诱导膀胱癌细胞凋亡的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2年35期 |
9 |
杨德林;宋波;张超;王海峰;王凯;徐鸿毅;;膀胱癌细胞在尿液中适应性生存的研究[J];昆明医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
10 |
张睿,张建军,何祖根,程书钧,高燕宁;膀胱癌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J];癌症;2003年01期 |
11 |
贺大林,南勋义,Chang KS,Chung LWK;PML生长抑制因子过表达对膀胱癌细胞生长和克隆能力的影响[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1年04期 |
12 |
郭和清,李贤初,苏士平,冯富川,洪泉;MRP在膀胱癌细胞分级中表达的意义[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1999年12期 |
13 |
曾波;杨雁冰;梁玲;袁荃;;膀胱癌液体活检的研究进展[J];应用化学;2019年04期 |
14 |
陶晋;宋东奎;;外泌体在膀胱癌中的现状与展望[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9年02期 |
15 |
陈晓榕;王海峰;左毅刚;;外泌体在膀胱癌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J];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2019年03期 |
16 |
;中国科学家首次利用膀胱癌患者尿液实现“膀胱癌精准治疗”[J];微创医学;2019年04期 |
17 |
薛梅;陈葳;向安;潘晶晶;庞欢;李旭;;膀胱癌细胞来源外泌体的提取与鉴定[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7年3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