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精受精对胚胎发育及临床结局的影响
【摘要】:目的了解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 embryo transfer,IVF-ET)过程中多精受精对胚胎发育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本中心2010-2012年IVF-ET治疗周期的资料,根据多精受精率分为3组:正常受精组,多精受精率为0;低频多精受精组,0多精受精率≤25%;高频多精受精组,多精受精率25%。共分析了1 144个IVF-ET周期的资料,其中正常受精组有593个周期,低频多精受精组有449个周期,高频多精受精组102个周期。比较各组的平均年龄、平均获卵数、成熟卵率、正常受精率(2PN)、正常受精卵裂率(2PN)、正常受精优胚率及临床妊娠率。结果除了正常受精卵裂率,3组的成熟卵率、正常受精率、正常受精优胚率、临床妊娠率均存在差异(P0.05)。结论低水平多精受精率不影响临床妊娠率,高频多精受精不影响优胚率,但会降低临床妊娠率。
|
|
|
|
1 |
郑备红;邱淑敏;陈晓菁;游前;陈文祯;罗美瑜;;黄体中期雌激素下降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影响[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09年04期 |
2 |
李艳萍,卢先艳,刘冬娥,吕祁峰,马燕琳,刘能辉,周庆娥;体外受精-胚胎移植412个周期分析[J];生命科学研究;2004年01期 |
3 |
黄扉,王凤英,任建枝,李萍;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术中患者常见心理问题及处理对策[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4年S1期 |
4 |
董毅飞;罗清炳;王华;张昌军;;超快速玻璃化冷冻人早期胚胎的临床应用价值初探[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1年03期 |
5 |
;辅助生育技术进展──影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成功率的因素[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1年01期 |
6 |
陈士岭,邢福祺,宋兰林,陈东红,陈思梅;联合输卵管配子移植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临床妊娠二例[J];生殖医学杂志;1998年04期 |
7 |
沈健;冯云;龙雯晴;喇端端;;颗粒细胞抑制素B的表达及其在女性生殖中的意义[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年12期 |
8 |
胡玥玥;王华;黄晓卉;江成龙;罗清炳;张昌军;;2种冷冻方法对人早期胚胎冷冻复苏效果比较[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9年11期 |
9 |
韦相才,王景园,陈瑞玲,陆艳华,李庆琨;梯度密度离心法与上游法在冷冻精液供精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中应用比较[J];中国妇幼保健;2004年09期 |
10 |
任春娥;邹淑花;宋东坡;吴瑞英;张全;姜旭平;;胚胎移植日血清P/E2与月经期子宫内膜组织学特征的关系[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6年06期 |
11 |
王枫;王娟;吴芳;江成龙;陈端颖;;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的心理干预及其伦理问题思考[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0年03期 |
12 |
张君健,胡秀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后排尿障碍原因分析[J];浙江预防医学;2002年10期 |
13 |
王冬梅;张友忠;于传亭;胡乃荣;;胚胎移植后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对妊娠结局的预测作用[J];生殖医学杂志;2006年06期 |
14 |
李满;共同培养与早期胚胎体外发育[J];国外医学.计划生育分册;1998年04期 |
15 |
王丰玲,翟俊英,李守敏;体外受精-胚胎移植101例临床分析[J];山东医药;2002年18期 |
16 |
熊曙康,张振强,刘晓红,郑明男;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周期中血清激素水平与着床率关系的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04年09期 |
17 |
许园园;刘雨生;;调节性T淋巴细胞与反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研究[J];临床输血与检验;2009年02期 |
18 |
李燕;徐慧兰;高士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妇女的心理健康状况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9年06期 |
19 |
陈祖亮;应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培育试管婴儿[J];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03年17期 |
20 |
杨小玉;刘慧娟;钱明;王小茹;张云山;;进入IVF-ET治疗周期后妇女焦虑情绪的探讨[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