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脑线粒体生物大分子合成过程中能量需求的研究
【摘要】:目的 探讨线粒体内RNA和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能量需求及其ATP的调节作用。方法 组织匀浆 梯度离心法分离并纯化大鼠脑皮质线粒体 ,氧电极法鉴定线粒体氧化呼吸及其偶联活性 ;体外无细胞 (Cell freeinvitro)线粒体3H UTP和3H Leucine掺入法分别测定细胞器的转录与翻译活性。结果 线粒体RNA和蛋白质合成中所需的ATP可来自线粒体自身氧化产生 ,外源ATP的加入可使转录活性增加 3 .7倍 ,而翻译活性仅提高 1 7% ,在既无外源ATP加入又无内源性产生时 ,线粒体蛋白翻译活性仍为最大活性的 5 3 1 % ;ATP浓度对RNA和蛋白质合成的影响呈双相性 ,1mmol
|
|
|
|
1 |
赵康源,练永宁,何燕生,邹承鲁;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活性部位巯基与配体结合的关系[J];中国科学A辑;1980年12期 |
2 |
杜汝慧,陈青山;日晒干燥面包酵母酶促磷酸化合成ATP[J];微生物学通报;1981年02期 |
3 |
王大珍,印明善;嗜盐杆菌的光能转化作用[J];微生物学通报;1981年06期 |
4 |
赵(口弟),黄永芬,汪清胤;分子克隆中使用的其他酶(续)[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1985年03期 |
5 |
李明启,汤佩松;绿色细胞能量代谢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调节控制[J];植物学通报;1985年01期 |
6 |
陈学恒;核磁共振在生物科学中的应用[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1987年03期 |
7 |
张震元;利用水处理中富含磷的污泥产生ATP[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1987年02期 |
8 |
patricia V.King
,Robert W.Blakesley
,陶云霞;用于转化实验的最佳DNA连接反应[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1987年06期 |
9 |
荆玉祥;张宝田;侯淑琴;;豆科植物固氮根瘤内ATP酶的定位和活性的动态变化[J];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1987年06期 |
10 |
周宝宏;DNA拓扑异构酶[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1988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