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生育期冬小麦和油菜遥感分类方法
【摘要】:农作物空间分布的遥感识别是地理学、生态学和农学等多学科研究的前沿和热点,多源遥感数据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结合冬小麦和油菜的种植及生长特点,以安徽省合肥市为研究区域,利用ZY-3、Sentinel-2和GF-1等多源遥感影像数据,以高程、坡度等数据为辅助信息,结合以多尺度分割、最邻近法和阈值法等为主要步骤的面向对象的分类方法,提取研究区合肥市冬小麦和油菜种植的空间分布信息。结合来自于GVG农情采样系统和Google Earth高分辨率影像上获得的地面验证数据进行分类精度验证,计算得到分类结果的混淆矩阵,并根据混淆矩阵数据计算出分类的总体精度为94.43%,Kappa系数为0.914。结果表明,本研究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地区分在冬小麦和油菜的混种区域里两种作物种植区域的空间分布,且这种多种策略相结合的分类方法体系,能够适用于其它区域甚至是更加大尺度上的作物分类。
|
|
|
|
1 |
王林江;吴炳方;张淼;邢强;;关键生育期冬小麦和油菜遥感分类方法[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9年07期 |
2 |
张晶;占玉林;李如仁;;高分一号归一化植被指数时间序列用于冬小麦识别[J];遥感信息;2017年01期 |
3 |
程扬;张雪花;冯婧;;气候变化对海河流域冬小麦物候期与需水的影响[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6年S2期 |
4 |
米发杰,刘旭辉,米正宏,章会玲;植物动力2003在冬小麦上应用的试验示范结果[J];甘肃农业科技;1999年07期 |
5 |
文言,陈贵,阮燕晔,陈凤玉;S_(3307)浸种对冬小麦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麦类作物学报;1999年04期 |
6 |
章玉林,董玉坤;冬小麦施用化肥试验结果[J];新疆农业科技;1982年02期 |
7 |
马姗姗;马世铭;张晓煜;许吟隆;王雅琼;高静;邵丹;莫志鸿;;宁夏引黄灌区近50年北移冬小麦越冬期温度变化特征分析[J];中国农业气象;2011年04期 |
8 |
于慧斌;;2009年10月至2010年4月濮阳地区冬小麦冻(冷)害的发生与补救措施[J];农技服务;2010年11期 |
9 |
程宪国,汪德水,张美荣,周涌,金轲,郭世昌,王自力,王书子;不同土壤水分条件对冬小麦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1996年04期 |
10 |
冯国祥,刘访贤;浅谈冬小麦合理施肥[J];甘肃农业科技;1996年11期 |
11 |
康绍忠,刘晓明;田间冬小麦蒸腾量的计算方法[J];水科学进展;1992年04期 |
12 |
张梦婷;张玉静;佟金鹤;李阔;潘婕;许吟隆;;冬小麦潜在北移区农业气候资源评价[J];气象与环境学报;2017年06期 |
13 |
郭文茜;任建强;刘杏认;陈仲新;吴尚蓉;潘海珠;;统计数据总量约束下全局优化阈值的冬小麦分布制图[J];遥感学报;2018年06期 |
14 |
刘扬;周清波;刘佳;邓辉;;基于遥感和WebGIS的冬小麦估产支持系统[J];中国农业科学;2008年10期 |
15 |
霍治国,白月明,温民,陈林;冬小麦干旱综合防御集成技术推广试验研究[J];气象科技;2001年01期 |
16 |
刘庆春,石兰瑛;2001年冬小麦减产的气象条件分析[J];山西气象;2001年03期 |
17 |
张蕾;赵秀兰;谭方颖;王文峰;;2015年夏收粮油作物全生育期农业气象条件评价[J];中国农业气象;2015年04期 |
18 |
王刚;李霏;;气象条件与指标对济宁市冬小麦生长的影响[J];河南农业;2017年32期 |
19 |
陆俊;黄进良;王立辉;叶春姣;裴艳艳;;利用高时空融合数据监测冬小麦收割过程[J];遥感信息;2018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