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铁格隆南超大型浅成低温热液铜(金、银)矿床的形成时代及其地质意义
【摘要】:铁格隆南(荣那)矿床位于西藏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段的多龙整装勘查区内,是西藏首例超大规模的浅成低温热液-斑岩型Cu(Au、Ag)矿床。目前,矿床的勘查工作和科学研究正同时展开,本文采用锆石U-Pb、辉钼矿Re-Os同位素定年技术,结合系统的钻孔地质编录,对编录中新发现的含矿石英闪长玢岩和辉钼矿进行了高精度同位素测年。石英闪长玢岩LA-ICP-MS锆石U-Pb模式年龄为(120.2±1.0)Ma;辉钼矿Re-Os同位素测年的模式年龄分布在117.8~119.4 Ma范围内,平均模式年龄为(118.5±0.8)Ma,等时线年龄为(119.0±1.4)Ma(MSWD=0.34)。成岩成矿年龄近于一致,成矿略晚于成岩年龄,表明二者属于同一斑岩-浅成低温热液成矿系统。辉钼矿187Re的含量分布于230.47~1226.6μg/g,指示成矿物质具幔源特征,暗示铁格隆南巨量金属物质的聚集可能与壳幔边界岩浆作用有关。对比研究表明,铁格隆南成矿作用与多不杂、波龙铜(金)矿床一同受控于统一的构造-岩浆成矿系统,该系统的形成无疑与早白垩世班公湖—怒江洋盆向北俯冲有关。
|
|
|
|
1 |
裘愉卓;Byron R.BERGER;;中国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英文)[J];地球化学;2008年04期 |
2 |
S.B.帮伯格
,秦联;金(银)迁移和沉淀的原理(文摘) 1、在低温热液系统中金的沉淀机制[J];黄金地质科技;1987年02期 |
3 |
庞奖励;浅成低温热液金矿研究现状及其趋势[J];黄金地质;1995年03期 |
4 |
高乾兰;;智利低温热液金矿床的成矿特征及类型[J];黄金科学技术;1991年07期 |
5 |
卫万顺,刘贵阁,刘志杰,邢俊兵;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中金、钯溶解性状的实验研究[J];地质与勘探;1999年01期 |
6 |
R.G.Allis;舒孝敬;;低温热液系统上的地球物理异常[J];国外地质勘探技术;1991年05期 |
7 |
James A.Saunders
,吴伟成;浅成低温热液贵金属体系中金与氧化硅的胶体搬运(内华达州斯利泊矿床获得的证据)[J];黄金地质科技;1991年03期 |
8 |
B.A.Wake;G.R.Taylor;吴礼道;;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梅杰斯克里克泥盆纪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J];国外火山地质;1989年02期 |
9 |
Francisco Camus;Milka Alexandra Skewes;钱雪明;;智利安托法加斯塔地区法里德浅成低温热液银—金矿床[J];国外火山地质;1993年02期 |
10 |
银剑钊;;低温热液金银矿床的现状与展望[J];黄金科技动态;1993年06期 |
11 |
M.S.Fulp;L.A.Woodward;汤葵联;;晚新生代大陆裂谷作用期间前寒武纪火山成因硫化物源的重新活化所形成的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J];黄金科技动态;1991年02期 |
12 |
N.C.White;J.W.Hedenquist;张定源;;浅成低温热液成矿环境和矿化类型:变化性和变化原因及勘查准则[J];国外火山地质;1992年02期 |
13 |
姜开君,周永昶,王海金,万玉胜;延边地区刺猬沟低温热液金矿床地球化学研究[J];长春地质学院学报;1993年02期 |
14 |
杨牧,彭省临,邵拥军;东南亚大型-超大型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成矿地质特征研究[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00年03期 |
15 |
黄维全;富源东铺中低温热液、叠加金矿[J];云南地质;2003年03期 |
16 |
熊永良;;低温热液成矿作用中铊有机络合物搬运形式的研究[J];矿床地质;2010年01期 |
17 |
丰成友,薛春纪,姬金生,张连昌,李华芹;东天山西滩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地球化学[J];矿床地质;2000年04期 |
18 |
Miguel Dobias;舒孝敬;;西班牙中央山系中的剥离断层作用和晚古生代低温热液银-贱金属矿化[J];地质科学译丛;1989年04期 |
19 |
郑硌;顾雪祥;章永梅;刘瑞萍;;高松山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J];矿物学报;2013年01期 |
20 |
初绍华;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模型[J];黄金;1983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