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陆地水体气枪震源探测技术回顾与进展

杨微  王宝善  张云鹏  王伟涛  
【摘要】:地下介质应力场的状态及其变化监测研究,可促进对地震物理过程的认识和理解.高精度波速测量为微弱的应力变化监测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手段,但高重复性的震源是研究地下介质微弱变化的关键.近十几年来的探索和实验表明,陆地水体气枪震源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重复性人工震源,具有高度可重复、绿色环保和测量精度高等特点.本文对陆地水体气枪震源探测技术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介绍和总结了陆地水体气枪震源技术的系统构成、性能特点及相关应用,主要包括在地震前后物理过程、断裂带介质变化和工业开采区生产监测等方面的进展,探讨了目前在推广应用中面临的问题及重点发展方向,为利用陆地水体气枪震源技术开展地下介质动态监测研究提供了佐证.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9条
1 杨微;王宝善;王伟涛;胡久鹏;;陆地水体气枪震源重复性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方法[J];华南地震;2020年04期
2 罗桂纯;王宝善;葛洪魁;陈颙;;气枪震源在地球深部结构探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6年02期
3 翟秋实;姚华建;王宝善;;气枪震源资料反褶积方法及处理流程研究[J];中国地震;2016年02期
4 陈为伟;沈方铝;徐嘉隽;张锦福;赵志伟;郑师春;李培;任丛荣;;水库气枪震源选址的要求与流程[J];华南地震;2018年04期
5 张尉;戴恒昌;李向阳;陈棋福;陈汉林;陈颙;;水库气枪震源产生的S波及其分裂[J];地震地质;2009年01期
6 陶科宇;杨红梅;胡波;胡少斌;蔡余康;;基于二氧化碳气动力脉冲技术的人工震源试验初探[J];矿产与地质;2021年04期
7 海涛;;深井爆破作为人工震源时的施工工艺与激发效果探讨[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05期
8 蒋生淼;;基于气枪源信号的数据处理与传播特性研究[J];国际地震动态;2018年02期
9 林彬华;李军;金星;黄玲珠;韦永祥;陈惠芳;陈智勇;;气枪信号实时处理系统研发及应用[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7年04期
10 罗桂纯;葛洪魁;王宝善;胡平;母红旺;陈颙;;气枪震源激发模式及应用[J];中国地震;2007年03期
11 黄艳丹;李军;金星;邱毅;林彬华;;气枪信号触发台站的自动快速识别[J];地震工程学报;2017年02期
12 陈宪战;刘昊;傅德莲;李海军;於国平;;气枪震源结构的初步研究[J];物探装备;2009年S1期
13 杨微;王宝善;葛洪魁;王伟涛;陈颙;;大容量气枪震源主动探测技术系统及试验研究[J];中国地震;2013年04期
14 李海军;高斌;史颖;戴丽丽;李骥;;气枪震源低频拓展方法研究[J];物探装备;2020年05期
15 张帅;杨润海;高尔根;;基于压缩感知的信号重建方法及在气枪震源信号处理中的应用[J];地震工程学报;2021年02期
16 唐杰;;陆上水体激发的大容量气枪震源特性研究[J];中国地震;2010年04期
17 陈颙;王宝善;姚华建;;大陆地壳结构的气枪震源探测及其应用[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7年10期
18 夏江;气枪震源在江苏水网地区的使用和管理[J];物探装备;2000年03期
19 唐杰;;大容量气枪激发与场地条件的耦合效果研究[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唐杰;;大容量气枪激发与场地条件的耦合效果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2 王宝善;杨微;袁松湧;郭世军;葛洪魁;徐平;陈颙;;小水体中大容量气枪激发的实验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3 赵明辉;丘学林;夏少红;朱俊江;李家彪;郝天珧;;大容量气枪震源在海上和陆上深部结构研究中的广泛应用[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4 徐嘉隽;蔡辉腾;金星;;大容量气枪在不同水体中激发效果研究[A];2016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二十五)——专题48:地震震源物理研究进展、专题49:利用人工震源探测地下介质结构及其变化[C];2016年
5 王宝善;杨微;王伟涛;袁松湧;宋丽莉;王彬;金明培;杨军;叶泵;李孝宾;;由大容量气枪重复震源获得的地下介质波速变化及其意义[A];2015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二十七)——专题62同位素热年代学理论与方法及其应用、专题63地震震源物理研究前沿[C];2015年
6 王宝善;杨微;王伟涛;袁松涌;宋丽莉;葛洪魁;王彬;吴国华;苏有锦;张俊伟;杨润海;刘学军;;宾川气枪信号发射台性能分析[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刘善虎;张艺峰;姚道平;闫培;李军;陈惠芳;;移动式水库气枪震源系统在深部结构探测中的应用[A];2017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三十七)——专题69:利用人工震源探测地下介质结构及其变化、专题70:地球物理探测前沿技术[C];2017年
8 李孝宾;;水库气枪震源不同组合激发效率的对比研究[A];2016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二十五)——专题48:地震震源物理研究进展、专题49:利用人工震源探测地下介质结构及其变化[C];2016年
9 丘学林;赵明辉;葛洪魁;陈颙;张先康;;大容量气枪在海上和陆上深地震探测中的应用[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罗桂纯;徐平;葛洪魁;陈棋福;宋丽莉;;脉冲源在浅层的波形特征及波速测定的实验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第二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1 曹明强;张洪军;倪成洲;牛宏轩;于德龙;;气枪阵列设计优化软件系统的研制[A];中国石油学会2015年物探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5年
12 林建民;葛洪魁;王宝善;;浅水环境下气枪震源的激发特性分析[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13 翟秋实;姚华建;王宝善;王伟涛;白志明;;由气枪震源和密集台阵观测地震波传播方向的复杂性[A];2016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二十五)——专题48:地震震源物理研究进展、专题49:利用人工震源探测地下介质结构及其变化[C];2016年
14 陈颙;王宝善;;用气枪震源研究大陆浅部的地下结构及其变化[A];2016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二十五)——专题48:地震震源物理研究进展、专题49:利用人工震源探测地下介质结构及其变化[C];2016年
15 张云鹏;王宝善;王伟涛;;水位对大容量气枪震源信号的影响及其消除[A];2016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二十五)——专题48:地震震源物理研究进展、专题49:利用人工震源探测地下介质结构及其变化[C];2016年
16 栾奕;杨宏峰;王宝善;;大容量气枪主动源波形资料处理(一):云南宾川[A];2016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二十五)——专题48:地震震源物理研究进展、专题49:利用人工震源探测地下介质结构及其变化[C];2016年
17 苏金波;王海涛;王琼;魏斌;张文来;冯磊;贾路;乌尼尔;冀战波;;基于人工开挖激发池的大容量气枪不对称激发震源特征研究[A];2016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二十五)——专题48:地震震源物理研究进展、专题49:利用人工震源探测地下介质结构及其变化[C];2016年
18 李海军;高斌;史颖;戴丽丽;胡宝京;;可解体气枪震源船[A];中国石油学会2015年物探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5年
19 王宝善;杨微;王伟涛;王海涛;郑黎明;魏斌;张文来;袁顺;;利用大容量气枪监测北天山地壳介质变化[A];中国地球物理2013——第十二专题论文集[C];2013年
20 秦晶晶;酆少英;王宏伟;魏学强;;大容量气枪震源陆地深地震反射实验研究[A];2019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二十八)——专题74:污染物环境地球化学过程与循环、专题75:深部矿产资源探测技术与应用、专题76:新能源、科学深钻岩石物理与井中探测前沿[C];201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伟涛;基于人工震源的区域尺度介质波速探测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2 林建民;基于人工震源的长偏移距地震信号检测和探测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3 王风帆;海上立体气枪阵列信号模拟与设计方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4 蒋生淼;气枪震源信号提取方法与传播特性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17年
5 张尉;利用小当量人工震源进行区域性深部探测的试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6 陈蒙;利用水库大容量非调制气枪阵列进行区域尺度地下结构探测和监测[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14年
7 夏季;大容量气枪震源特性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7年
8 唐杰;区域尺度深部探测中的人工源震源特性及信号检测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李松洁;高压气枪气泡运动特性数值模拟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20年
2 苏金波;新疆呼图壁大容量气枪震源数据处理及初步应用研究[D];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2015年
3 苏欣;立体延迟气枪阵列的优化设计方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20年
4 卢秀岗;水下高压气体爆喷气泡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20年
5 羊慧;气枪震源子波研究及气枪阵列性能优化[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5年
6 谭俊卿;强背景噪声下气枪主动源弱信号的提取研究[D];云南大学;2020年
7 杨明生;长时序多源遥感的滑坡变化监测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2018年
8 刘兵;气枪震源子波数值模拟及其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9 翟秋实;基于被动源和主动源方法的云南大理地区速度结构及其变化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本报记者 丁佳;科学家“制造”地震了解地球[N];中国科学报;2017年
2 本报记者 张春;于蔚蓝深处,专注聆听地球“脉搏”[N];中国应急管理报;2020年
3 本报记者 李艳;天上有北斗,地下有“明灯”[N];科技日报;201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