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线源瞬变电磁法有限体积三维任意各向异性正演及分析
【摘要】:目前,瞬变电磁法(TEM)数据基本都是基于各向同性模型进行反演解释,这对于存在明显电性各向异性的勘探区域会产生较大的反演解释误差.为分析电各向异性对回线源瞬变电磁信号的影响方式与程度,本文通过求解离散化的全张量电导率时间域Helmholtz方程,实现了基于有限体积法的TEM任意各向异性的三维正演算法.该算法采用基于交错网格的拟态有限体积法(MFV)对时域Maxwell方程组进行空间域离散,并利用后退欧拉算法(Backward Euler Method)进行时间域离散.为提高时域电磁场的求解精度与效率,该算法将时间分段等步长算法与方程直接求解法相结合.通过对一维各向异性模型以及三维复杂各向同性模型进行测试,验证了本算法对于回线源瞬变电磁响应计算的正确性及有效性.最后,通过对几类典型电各向异性介质中大回线源瞬变电磁信号响应的分析,总结了不同电各向异性类型对TEM电磁信号的影响模式,结果表明,主轴各向异性情况下TEM信号主要受水平方向电导率的影响,倾斜各向异性对TEM信号的影响程度远大于水平各向异性,而通过水平各向异性信号能较清晰判断出各向异性主轴方向.
|
|
|
|
1 |
刘亚军;胡祥云;彭荣华;Pritam Yogeshwar;;回线源瞬变电磁法有限体积三维任意各向异性正演及分析[J];地球物理学报;2019年05期 |
2 |
张秉铭,滕吉文;地震各向异性研究的最新动态和进展[J];国际地震动态;1996年11期 |
3 |
魏明君;丁云河;李冰;罗正传;张智慧;王蒙;;线源瞬变电磁法在熊耳山区多金属找矿中的应用研究[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5年01期 |
4 |
修智侠;王建民;马凤鸣;张凤军;王兆湖;;各向异性在数据处理中的应用[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6年S2期 |
5 |
周云东;张坤勇;戴兆婷;;真三轴试验中初始各向异性的消除[J];低温建筑技术;2005年06期 |
6 |
肖贤明,毛鹤龄;从各向异性壳质组的发现论壳质组在煤化过程中的光性演变[J];沉积学报;1991年01期 |
7 |
徐正玉;杨海燕;邓居智;汤洪志;张华;;回线源三维地—井瞬变电磁法FDTD数值模拟[J];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15年03期 |
8 |
吕庆四,马开义,姜枚;青藏高原南部下的横波各向异性[J];地震学报;1996年02期 |
9 |
强正阳;;中亚造山带壳幔各向异性[J];国际地震动态;2018年01期 |
10 |
严波;韩波;;二维直流电阻率倾斜各向异性自适应有限元正演[J];石油物探;2017年05期 |
11 |
蔡晓刚;;裂隙参数对衰减各向异性影响的数值模拟[J];地震地质;2011年03期 |
12 |
郑斯华;十六、大尺度和小尺度的各向异性[J];国际地震动态;1994年06期 |
13 |
阮爱国,卢军,符琼玉,吴振利;地震地电阻率各向异性变化数值模拟[J];华南地震;2004年03期 |
14 |
朱涛;周建国;郝锦绮;;电阻率各向异性及在地震研究中的应用[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9年03期 |
15 |
陈峰,修济刚,安金珍,廖椿庭,陈大元;岩石电阻率变化各向异性与微裂隙扩展方位实验研究[J];地震学报;2000年03期 |
16 |
王光杰,陈云,赵爱华,陈东,陈竟一;指示地球深层动力过程的地震各向异性“化石”[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0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