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青藏高原地震活动特征及当前地震活动形势

邓起东  程绍平  马冀  杜鹏  
【摘要】:青藏高原是我国现代构造活动和地震活动最强烈的地区,自有地震记录以来,在高原内记录到多达18次8级以上巨大地震和100余次7~7.9级地震,它们均发生在喜马拉雅板块边界构造带和板内断块区及其次级断块的边界活动构造带上.自1900年有地震仪器记录以来,青藏高原曾经历了3次地震活动丛集高潮,即1920—1937年,1947—1976年和1995—现在.在每次地震活动丛集期都形成以8级地震为核心的7级以上地震活动系列,它们分别是20世纪20—30年代的海原—古浪地震系列、50一70年代察隅一当雄地震系列和20世纪末期以来昆仑汶川地震系列.每一个地震系列都有自己的主体活动区,最新的昆仑一汶川地震系列的主体活动区为巴颜喀喇断块.青藏高原地震活动高潮与全球M_w≥8.0巨大地震活动高潮紧密相关,昆仑一汶地震系列与自2001年至今的全球最新地震活动高潮相对应,它们反映了两者的动力学联系.经过详细对比研究认为,它们至今均仍在延续之中,全球板块边界构造带8~9级地震和板内大陆断块区的7~8级地震都仍在连续发生.研究了全球和区域地震活动的相关关系及青藏高原地震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指出了该区当前地震活动的总体形势,评价了其近期地震危险性,提出了加强地震监测的建议.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刘小凤,肖丽珠,梅秀萍,徐辉;祁连山地震带地震活动特征及序列类型[J];西北地震学报;2005年01期
2 葛炳生;;上海及邻近地区地震活动的特征[J];上海地质;1981年04期
3 朱传镇;;日本地震学会1984年春季大会概况[J];国际地震动态;1984年07期
4 于龙伟;于军;李欣;;关于彰武4.8级地震及其前后地震活动特征的分析[J];东北地震研究;1988年04期
5 赵兴兰;魏光兴;郭爱香;刁守中;蒋海昆;;渤海地区近期地震活动特征及其趋势分析[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1990年03期
6 安镇文;王琳瑛;姚栋华;朱传镇;;大地震孕育过程中的浑沌特征[J];国际地震动态;1991年03期
7 金志林;田钧;;滇南地区中强地震活动特征与空间环境分析[J];高原地震;1993年04期
8 郑照福;于恩影;;依兰-伊通地堑断裂北段地震活动的某些特征探讨[J];东北地震研究;2006年01期
9 李继业;;黑龙江及邻近地区北西向断裂与滨州断裂地震活动特征分析[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06年03期
10 杨家亮;齐玉妍;金学申;温超;陈晓燕;;滦县地区的地震活动特征及其预报意义[J];华北地震科学;2010年02期
11 李孟銮,任庆维;宁夏地震活动特征的初步探讨[J];西北地震学报;1980年03期
12 王炜;宋俊高;李文英;;菏泽5.9级地震前的地震活动异常现象[J];华北地震科学;1984年04期
13 李文英;刘继禄;;聊考带强震前后的地震活动特征[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1985年04期
14 王筱荣;柯坪块体的地震活动特征[J];西北地震学报;2001年04期
15 ;《华南地震》2006年第26卷总目次[J];华南地震;2006年04期
16 刘科;;河北平原地区地震地裂缝活动的相关性分析[J];华北地震科学;2008年04期
17 袁丽文;郑斯华;周峥嵘;;福建地区地震活动特征及区域应力场研究[J];东北地震研究;2009年03期
18 戈澍谟;新疆地震活动特征[J];西北地震学报;1979年02期
19 罗兰格,侯建明;地震活动性的标度[J];地震;1987年06期
20 任葆德;;山西地震带北端晋、冀、蒙交界地区的地震活动特征[J];华北地震科学;1987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尧;冯梅;安美建;汪锐;龙长兴;杨振宇;;2011年5.8级盈江地震前后区域地震活动特征及其地质学意义[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敬少群;王佳卫;;从速度场空间分布看汶川地震所在区域的地震活动特征[A];中国地震学会第14次学术大会专题[C];2012年
3 高国英;韩越鹏;聂晓红;;近期新疆震源机制解与地震活动特征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刘瑞春;宋美琴;季灵运;;临汾盆地现今地震活动特征与地震危险性分析[A];中国地震学会第14次学术大会专题[C];2012年
5 龙德雄;;中国大陆及周边地区1900年以来地震活动特征[A];中国地震学会第八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6 尤惠川;杨玉荣;吴荣辉;;滇西南地区构造、流体与地震活动特征[A];1997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7 何淑韵;吴宣;;兴都库什-贝加尔湖地震密集分布区地震活动特征[A];中国地震学会第八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8 高国英;温和平;;帕米尔东北侧现代构造应力场与地震活动特征研究[A];中国地震学会第八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9 刘西林;刘涛涛;;山东地区地震活动特征与近期地震危险性[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林怀存;董旭光;;郯城-海城地震带的地震活动特征[A];中国地震学会第七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成华;深圳市断层活动性和地震危险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2 薛艳;巨大地震活动特征及其动力学机制探讨[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12年
3 包丰;大陆地震快速准确定位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4 徐伟进;地震危险性分析中地震时空统计分布模型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12年
5 李永强;云南人员震亡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6 何玉林;青藏高原东缘主干断裂活动性及其构造变形模式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7 刘艳琼;活动断层的地震地表永久位移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3年
8 王涛;汶川地震重灾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0年
9 安艳芬;鲜水河断裂带地震破裂段落的边界特征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10年
10 赵体;岩土边坡地震稳定性临界加速度分析方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颖;丹东地区地震活动特征研究及震后趋势快速判定平台建立[D];吉林大学;2013年
2 万佳;新疆及邻区地震时空对称性及机理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3 郑确;海城及其邻区地震活动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4 李波;大庆及周围地区地震地质特征及危险区划分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5 王健;林甸地震发震构造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6 姜金钟;云南小湾水库地震序列精定位研究[D];云南大学;2013年
7 吴依琴;三维激光虚拟现实技术和GIS在城市震害信息中的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2年
8 王明秋;宝鸡地区活动断裂发育特征及其地震活动性分析[D];长安大学;2011年
9 何芳芳;宝鸡市地震危险性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10 刘志;基于分形理论的竹山、竹溪断裂活动性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新讯;辽宁:地震安全示范区花落沈北[N];地质勘查导报;2009年
2 记者 赵国清 通讯员 伞瑞;沈北成为辽宁首个地震安全示范区[N];沈阳日报;2008年
3 记者 于险峰 张仁军;沈北新区成为辽宁省首个地震安全示范区[N];农民日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