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基和地基近直流电场观测数据背景特征的相关性
【摘要】:研究空基和地基电磁观测数据各自的特点和规律,并探索两者之间变化的相关性,对将空基和地基观测资料综合应用于地震监测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本文利用法国DEMETER卫星的电场观测数据和我国甘肃天祝前兆科学试验台阵红沙湾地震台的水平地电场和垂直地电场、四川省地震局成都地震台的水平地电场的观测资料,重点对卫星和地面探测的近直流频段信号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卫星直接观测记录的ULF电场观测值没有呈现明显的年变化趋势,但日侧和夜侧的Ez向(卫星运行速度的切线方向)观测数据呈现了一种长期的周期性特征,与地电场观测资料无相关性和同步性;(2)去掉卫星运行切割磁力线所造成的附加电场后所得的电离层电场与地面记录的地电场数据数量级相当,均集中在10-1~10-2 mV/m左右,两者具有可比性;(3)去掉卫星运行切割磁力线所造成的附加电场后,夜侧Ey(卫星轨道平面的法线方向)和Ez(卫星运行速度的切线方向)向的电离层电场数据均具有比较清晰的季节性变化趋势,呈现出较为稳定的年变周期,这与水平地电场的年变趋势一致.电离层电场和水平地电场在数量级和年变趋势上都呈现出明显的一致性.
|
|
|
|
1 |
安海静,赵家骝,赵和云,刘宝勤;松山台地电场的自然电位异常[J];地震;2004年03期 |
2 |
赵和云,阮爱国,梁子斌,杨荣;Pb-PbCl_2固体不极化电极在地电场观测中的作用和效能[J];地震;1998年S1期 |
3 |
刘敏
,赵家骝
,李波;地电场观测资料的初步分析及震前异常判断[J];防灾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3期 |
4 |
席继楼,赵家骝,王燕琼,王兰炜,李艳东;地电场观测技术研究[J];地震;2002年02期 |
5 |
马钦忠,钱家栋;地下电性非均匀结构对地电场信号的影响[J];地震;2003年01期 |
6 |
马钦忠,冯志生,宋治平,赵卫国;崇明与南京台震前地电场变化异常分析[J];地震学报;2004年03期 |
7 |
马钦忠,赵卫国;甘肃文县地电场观测[J];西北地震学报;2005年S1期 |
8 |
李江华,曾柯,冯家铎;地电场观测及强震前大地电位异常特征[J];西北地震学报;1996年04期 |
9 |
史勇军,孙燕萍,郑黎明,孙海军;ZD9A型地电场仪的架设与调试分析[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03年06期 |
10 |
张启升,邓明,陈凯;测量低频地电场的级联分样抗混叠技术[J];汕头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
11 |
钱复业,赵玉林;地电场短临预报方法研究[J];地震;2005年02期 |
12 |
沈红会;冯志生;燕明芝;田韬;李伟;;地电场震前变化的探讨[J];西北地震学报;2006年01期 |
13 |
李伟;;地电场观测系统故障分析及维护[J];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
14 |
解用明;韩和平;高登平;孙澎涛;薛志芳;鞠永;;大地电场日变化特征[J];山西地震;2006年03期 |
15 |
林向东;徐平;鲁跃;张洪魁;武安绪;李菊珍;;地电场观测中几种常见干扰[J];华北地震科学;2007年01期 |
16 |
席继楼;邱颖;刘超;韩润泉;徐学恭;尚先旗;;电极极化电位对地电场观测影响研究[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08年06期 |
17 |
蒋延林;;高邮地震台地电阻率和地电场勘选及建设[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08年06期 |
18 |
张秀霞;李飞;苏泽云;肖飞;孟科;;新沂地震台新建地电场观测资料分析[J];华北地震科学;2009年04期 |
19 |
殷志刚;宋美萍;陈常俊;张文慧;;山西大地电场弱日变分析[J];山西地震;2010年03期 |
20 |
吴小平,徐果明;不完全Cholesky共轭梯度法及其在地电场计算中的应用[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8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