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钻孔温度测量及现今地热特征
【摘要】:基于四川盆地9口钻孔的稳态测温资料和297块岩石样品的热导率数据,报道了9个高质量的大地热流数据,提出了沉积地层岩石热导率系列柱.结合前人的数据资料,绘制了地温梯度和大地热流等值线图.四川盆地沉积地层的岩石热导率变化主要由岩性控制,与现今埋藏深度没有明显的相关性.盆地的地温梯度为17.7~33.3℃/km,平均值为22.8℃/km.盆地的大地热流为35.4~68.8 mW/m~2,平均值为53.2 mW/m~2,具有典型克拉通型盆地中低热流特征.在区域分布上,大地热流明显受基地构造控制,表现为川中及川西南地区较高,川北地区较低.
|
|
|
|
1 |
涂新斌;戴福初;;土体一维传热方程解析解及热扩散系数测定[J];岩土工程学报;2008年05期 |
2 |
李官保,裴彦良,刘保华;海底热流探测技术综述[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5年03期 |
3 |
徐行;施小斌;罗贤虎;刘方兰;郭兴伟;沙志斌;杨小秋;;南海西沙海槽地区的海底热流测量[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6年04期 |
4 |
王力锋,汪集旸;西南太平洋天然气水合物形成与分布的地热背景[J];第四纪研究;2005年05期 |
5 |
何丽娟;胡圣标;杨文采;汪集旸;杨树春;袁玉松;程振炎;;中国大陆科学钻探主孔动态地温测量[J];地球物理学报;2006年03期 |
6 |
董治平,张必敖;甘肃省第一批实测大地热流数据[J];甘肃科学学报;1992年03期 |
7 |
汪集旸,胡圣标,杨文采,程本合,程振炎,李铁军;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先导孔地热测量[J];科学通报;2001年10期 |
8 |
林向芳;;控制影响地温的因素[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0年23期 |
9 |
李阁成;巨野煤田地温概貌初探[J];中国煤田地质;1991年01期 |
10 |
宋士明;王绳祖;雷崇利;;井田地温场的数值模拟[J];煤田地质与勘探;1992年06期 |
11 |
袁玉松;马永生;胡圣标;郭彤楼;付孝悦;;中国南方现今地热特征[J];地球物理学报;2006年04期 |
12 |
卫万顺;郑桂森;栾英波;;北京平原区浅层地温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地质;2010年06期 |
13 |
王贵和;;首山一井地温特征分析与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21期 |
14 |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地热组;中国第一批大地热流数据[J];地震学报;1979年01期 |
15 |
徐明华,程建春,张淑仪;一种热导率深度剖面重构的算法[J];声学技术;1997年03期 |
16 |
梁秀红,梁广川,梁金生;影响AIN陶瓷热导率因素的研究[J];海洋技术;1999年01期 |
17 |
王宏亮,傅维纲;HCR-1热导率自动检测仪的设计[J];西北纺织工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
18 |
惠东;用于射频谐振腔的纯铌热导率的测量[J];低温物理学报;2003年S1期 |
19 |
胥馨;佟悦;刘杨;;高导热金刚石膜表面金属化研究[J];科技信息;2010年16期 |
20 |
李磊;林宝;陶伟;王新明;刘旭光;柯文炮;范诚;孙学峰;;(Pr,La)_(2-x)Ce_xCuO_4单晶的极低温热传导行为[J];低温物理学报;2010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