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高孔隙岩石变形的离散单元模型

王宝善  陈顒  葛洪魁  宋丽莉  Wong Teng-Fong  
【摘要】:实验和野外观测表明颗粒破碎显著影响高孔隙岩石的变形特征.为建立高孔隙岩石变形的数值模型,我们以弹性理论为基础并根据问题的特征进行合理简化,给出了一种颗粒破碎机制,并根据此颗粒破碎条件改进传统的离散单元模型.利用改进的离散单元模型,研究了不同压力条件下高孔隙岩石变形的宏观和微观特征.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考虑颗粒破碎的模型能重现高孔隙岩石在不同围压下变形的应力-应变关系、声发射特征、应变局部化和剪切增强压缩等特征.我们还发现,与野外观测结果一致,在高孔隙岩石脆性阶段剪切带内部及附近伴有显著的颗粒破碎.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完海鹰;李丹;王元清;;合肥新机场航站楼钢结构的施工过程监控[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2 谢红民;赵增辉;;同芯长异芯径刚性芯复合桩承载特性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年13期
3 王琼芬;刘德稳;夏冰华;;端板厚度对端板型节点螺栓内力及变形的影响[J];有色金属设计;2011年01期
4 姚家伟;宋玉普;张众;;普通混凝土三轴压强度和变形试验研究[J];建筑科学;2011年07期
5 李小华;;反分析法在基坑支护结构变形中的应用[J];广州建筑;2011年03期
6 王红梅;;软土地区深基坑开挖弹塑性有限元模拟计算与分析[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1年09期
7 黄秀英;;钢结构构件焊接质量控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1年07期
8 张蓉;;尿素造粒塔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反应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10年01期
9 屈旭辉;;采用有限元ANSYS分析地震对边坡的影响[J];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21期
10 武黎明;;高层建筑考虑脉动风荷载作用下的有限元分析[J];四川建筑;2011年03期
11 郭樟根;孙伟民;彭阳;刘佳亮;;再生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体受压性能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2011年08期
12 邹维列;冷建军;王协群;;重力式加筋土挡墙的工作性能和土压力计算[J];岩土力学;2011年S2期
13 宋明健;丁晓波;黄会军;;基坑信息化施工法的发展及现状[J];四川建筑;2011年04期
14 邱则有;杨伟军;;GBF连续板内力重分布性能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2006年S1期
15 邓指军;;钢套筒压入对邻近地铁隧道的影响分析[J];施工技术;2011年13期
16 郑毅敏;徐文华;王建峰;陆燕;;多塔楼连体建筑的高空连廊结构设计[J];建筑结构;2006年S1期
17 杨勇新;汪健根;王全凤;;HRBF500级钢筋混凝土梁变形的试验研究[J];工业建筑;2011年07期
18 邓玥;;Dror Benshetrit 设计界的变形术士[J];西部广播电视;2011年07期
19 赵淑萍;马巍;焦贵德;罗飞;;寒区工程动荷载模型试验系统设计[J];冰川冻土;2011年04期
20 丁凯;;浅谈地下室外墙混凝土裂缝的预防与处理[J];山西建筑;2011年2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转利;杨娜;;考虑局部屈曲的变截面门式刚架的静力性能研究[A];钢结构工程研究(七)——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2008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2 潘泓;陈云敏;吴世明;曹时中;;深开挖圆形支护结构性状分析[A];第七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卷)[C];1998年
3 王毓;曹源;;GPS技术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A];创新发展——河南省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09年
4 谭峰屹;汪稔;曾令华;于基宁;;基坑开挖过程中变形的信息化监测[A];第二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5 姬永强;;浅谈高层建筑排水管材的选择[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8卷)[C];2007年
6 赵佳男;张其林;;浅谈结构形式对幕墙体系的影响[A];第六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王广国;杜明芳;华炳昌;刘建军;;土钉墙有限单元分析[A];岩石力学理论与工程实践[C];1997年
8 王永辉;唐廷;赵跃堂;王明洋;;化爆作用下浅埋柔性结构挠度解析[A];第六届全国工程结构安全防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9 缪俊发;;大型深井点降水引起地面沉降的研究[A];首届全国岩土工程博士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0年
10 孙勇;刘福胜;张耀军;;无黏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梁变形与裂缝宽度计算方法[A];结构混凝土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第十三届全国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铁英;应县木塔现状结构残损要点及机理分析[D];太原理工大学;2004年
2 荚颖;地基地震液化问题的无网格相关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3 李占强;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的试验研究及其数值模拟[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4 陈萌;混凝土结构收缩裂缝的机理分析与控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5 贺会团;加筋挡土墙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2007年
6 黎冰;动荷载下粘土与EPS颗粒混合轻质土的变形和强度特性试验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7 王岳华;纤维高性能混凝土筒体构件高温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8 王秋生;基于超塑性力学的软粘土本构理论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9 周燕国;土结构性的剪切波速表征及对动力特性的影响[D];浙江大学;2007年
10 杜朝华;建筑垃圾再生骨料混凝土及构件受力性能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凯;泵送预拌大体积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D];重庆大学;2005年
2 徐美娟;考虑时间效应的复合桩基简化分析方法[D];南京工业大学;2005年
3 石金龙;柱下筏板基础角柱边柱冲切性状的研究[D];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2005年
4 沈骅;复合土钉支护软粘土基坑稳定性和变形分析研究[D];福州大学;2006年
5 褚峰;基坑开挖对邻近桩的影响分析[D];同济大学;2006年
6 张晗;土钉支护工作性能的三维数值分析[D];河北农业大学;2006年
7 王朝霞;型钢混凝土梁裂缝和变形的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8 李凯玲;锚杆(索)抗滑桩与岩土体相互作用研究[D];长安大学;2004年
9 朱华;简单露出型刚接柱脚变形的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10 王庆国;软土地区高层建筑CFG复合地基的设计与施工应用[D];天津大学;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