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地磁扰动事件期间全球电离层的扰动形态分析
【摘要】:利用全球电离层台站提供的观测数据 ,分析了 5次不同类型磁暴事件期间全球电离层F2 层f0 F2 和hmF2的扰动变化 .主要结果表明 :对于延迟型主相磁暴S(C)和S(E) ,中高纬电离层首先会出现明显的正相扰动 ,随后是明显延迟的负相扰动 ,负相扰动覆盖范围广 ,甚至扩展到低纬区 ,且持续时间很长 ,恢复及其缓慢 ,其中S(C)型的扰动更为明显 ;对于非延迟型主相磁暴S(A)、S(B)和S(D) ,高纬电离层正相扰动持续时间较短甚至不出现 ,中高纬电离层负相扰动的出现、发展和恢复也相对较快 ;磁暴主相强度的大小会对电离层负相扰动的强度、发展和持续时间产生一定的影响 ;高纬电离层扰动在非延迟型主相磁暴恢复相期间会出现明显的地方时效应 ,地方时效应随纬度的降低而增强 ,并且会明显影响到中低纬电离层的扰动 ;电离层扰动从高纬到低纬的变化趋势为 :f0 F2 的扰动由负相向正相转化 ,hmF2 的增加由全天出现趋向于只存在于夜间 ,反映了不同扰动物理机制的作用 .
|
|
|
|
1 |
张奇伟,郭兼善,章公亮,郑红;不同类型磁暴和中低纬电离层暴的关系[J];地球物理学报;1995年05期 |
2 |
李桂花,徐宪春;当代人类生存危机的哲学思考[J];吉林地质;1998年01期 |
3 |
乐子华,叶嘉骏,乐琰,王春玲;严重的电离层暴对短波遥测系统的影响分析[J];水利水文自动化;2001年04期 |
4 |
Я.Л.阿尔佩尔特;保宗悌;胡修愚;;电离层[J];物理;1958年08期 |
5 |
蔣伯琴;;太阳耀斑与磁暴的关系[J];地球物理学报;1960年01期 |
6 |
涂传诒,贾志华;中纬负相电离层暴计算模式[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77年02期 |
7 |
高宇;;电离层和电离层的探測[J];物理;1963年03期 |
8 |
CrispinT.S.Little;杜远生;;早侏罗世的集群绝灭——一次全球性的长期事件[J];宝石和宝石学杂志;1996年04期 |
9 |
夏淳亮,万卫星,袁洪,余涛;磁暴期间电离层扰动的GPS台网观测分析[J];空间科学学报;2004年05期 |
10 |
涂传诒,贾志华;中纬度电离层暴负相期间F_2层临界频率(f_0F_2)变化的模式[J];中国科学A辑;1982年12期 |
11 |
王劲松,肖佐;中纬电离层暴负相开始时间与磁暴主相开始时间的对应关系[J];空间科学学报;1994年03期 |
12 |
郭伟珍;;浅谈电子技术基础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J];科协论坛(下半月);2007年12期 |
13 |
鲁芳,徐继生,邹玉华;电离层暴和行扰的GPS台网观测与分析[J];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2004年03期 |
14 |
;国际资讯[J];科技智囊;2008年08期 |
15 |
涂传诒;中纬电离层暴负相的开始时间与磁暴主相开始时间的对应关系及其理论模式[J];空间科学学报;1983年01期 |
16 |
D.James Baker;林志信;;关于地球行星的任务[J];世界科学;1989年08期 |
17 |
张奇伟,郭兼善,章公亮;磁暴期间中低纬电离层暴形态和物理机制分析[J];空间科学学报;1993年04期 |
18 |
王劲松,魏奉思;行星际激波能量与电离层暴的相关研究[J];科学通报;1996年19期 |
19 |
彭一骎;;百年不遇的全球性干旱[J];中外文摘;2010年08期 |
20 |
;全球性气候变暖的速度可能正在加快[J];北京工人;2000年07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