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孔喉道中表面粗糙度对油水两相流动的影响
【摘要】:岩石孔喉道中表面粗糙性是影响油水两相流动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利用格子波尔兹曼数值模拟方法模拟了在光滑和粗糙孔喉道中的水驱油的流动特性,通过比较亲水和亲油的孔喉道模型中的含水饱和度、油水相对渗透率的变化,分析粗糙度对于流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示:1)无论是亲水性还是亲油性模型,孔喉道表面的粗糙性对于油水流动都起阻碍作用;2)由于孔喉道表面粗糙元间空隙的存在,一部分油被圈闭于空隙中,不能实现完全驱替;3)水驱油的过程中,亲水性的孔喉道的含水饱和度和油水相对渗透率均高于亲油性孔喉道;4)在亲水性孔喉道中,粗糙性对含水饱和度和油水相对渗透率的影响更为明显,亲油性孔喉道次之;5)亲油性孔喉道的粗糙性增加到一定的程度后,它对流动的阻碍作用不再随着粗糙性的增加而逐渐增强.
|
|
|
|
1 |
侯秀林;邓宏文;谷丽冰;;一个新的描述低渗透油藏油水两相渗流启动压力梯度的公式[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9年05期 |
2 |
谢进庄,吴锡令;用生产测井资料求储层剩余油饱和度的新方法[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2年02期 |
3 |
Niels Bech;夏竹君;刘星普;张兰江;;应用两相流动实验测定白垩岩心栓的含油/水饱和度函数[J];国外测井技术;2001年02期 |
4 |
谷丽冰;李治平;;高束缚水低阻油层识别[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8年02期 |
5 |
郎东升,韩殿杰,刘方;储层流体的热解定量描述方法[J];中国石油勘探;1999年01期 |
6 |
马丽娟;杨洪明;王燕海;徐永发;;花土沟油田低电阻率油层成因分析及解释方法研究[J];测井技术;2007年02期 |
7 |
朱敏;苏波;赵志川;;数值模拟在低孔低渗底水气藏中的应用[J];西部探矿工程;2009年08期 |
8 |
高楚桥,章成广,肖承文,宋帆;用油水相对渗透率确定低电阻油层产液性质[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3年05期 |
9 |
时宇;杨正明;杨雯昱;;低渗储层非线性相渗规律研究[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
10 |
万军凤;卢渊;赵仕俊;;低渗气藏滑脱效应研究现状及认识[J];新疆石油地质;2008年02期 |
11 |
孙洪泉;谢和平;;岩石断裂表面的分形模拟[J];岩土力学;2008年02期 |
12 |
W.H.弗特尔;孙济元;;Rwa法:快速的地层评价[J];测井技术;1980年01期 |
13 |
朱克安;KOALA程序系统(二)[J];测井技术;1983年02期 |
14 |
R.P.Wharton.
,J.M.Delano.Jr
,洪有密;淡水泥质砂岩油层电磁波传播测井的解释方法和应用[J];测井技术;1983年06期 |
15 |
林梁;用改进的牛顿法处理测井资料的研究——最优化方法处理测井资料之一[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1984年02期 |
16 |
褚人杰;;致密气砂层的测井解释[J];测井技术;1984年03期 |
17 |
史謌;沈联蒂;;灰岩含水饱和度对纵、横波速度变化影响的实验研究[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0年04期 |
18 |
Charles R.Berg
,陆黄生;泥质砂岩地层计算含水饱和度的有效介质电阻率模型[J];勘探地球物理进展;1997年01期 |
19 |
范宜仁,邓少贵,刘兵开;淡水驱替过程中的岩石电阻率实验研究[J];测井技术;1998年03期 |
20 |
Ercill Hunt
,金羽龙
,虞绍永;测井分析基础 第九部分:决定含水饱和度[J];勘探地球物理进展;1998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