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低渗砂岩储层渗透率各向异性规律的实验研究

孙东生  李阿伟  王红才  赵卫华  乔二伟  龙长兴  
【摘要】:应用1摩尔/升的盐水作为孔隙介质,采用液体压力脉冲法对采自鄂尔多斯盆地某油田三叠系延长组低渗砂岩样品进行了渗透率随有效应力的变化规律实验研究.在围压0~100MPa,孔隙压力0~12MPa范围内,样品的渗透率变化范围在0~60×10-18 m2之间,实验结果表明样品的渗透率随有效应力的增加而减少.通过拟合实验结果,得到渗透率随有效应力的变化规律较好的符合幂函数关系,相关系数介于0.903~0.984之间.同时对同一样品的X,Y,Z相互垂直三个方向的渗透率随有效应力的变化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渗透率的各向异性同样是压力的函数,且随着有效应力的增加,不同平面内的渗透率各向异性表现出了不同的变化规律.但在实验压力范围内,渗透率各向异性皆为正值,表明在有效应力为100MPa范围内孔隙内流体的流动方向未发生改变.研究结果为鄂尔多斯盆地低渗(超低渗)油气田开发,特别是对深部油气田开发过程中开发方式的选择与设计,充分利用渗透率各向异性的特点,提高采收率提供了新的岩石物性资料.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峰;向祖平;陈中华;张烈辉;;利用响应曲面法校正气藏储层应力敏感性曲线[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5期
2 刘忠群;李丽君;王念喜;张箭;;鄂北低渗致密砂岩应力敏感性实验研究[J];钻采工艺;2008年05期
3 李明军;苏崇华;刘双棋;杨志兴;;低渗岩芯应力敏感性升降法实验研究[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4 姜永东;鲜学福;刘占芳;;声震法提高煤储层渗透率的实验与机理[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S1期
5 张先敏;冯其红;陈东;黄勇;;阜新盆地煤层气渗流规律实验[J];重庆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6 李晓泉;尹光志;;含瓦斯煤的有效体积应力与渗透率关系[J];重庆大学学报;2011年08期
7 贺玉龙;陶玉敬;杨立中;;不同节理粗糙度系数单裂隙渗流特性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0年S1期
8 陈金刚;秦勇;傅雪海;;高煤级煤储层渗透率在煤层气排采中的动态变化数值模拟[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9 梁利喜;刘向君;许强;黎明;陈会峰;;基于接触理论研究裂缝性储层应力敏感性[J];特种油气藏;2006年04期
10 李培超,孔祥言,曾清红,卢德唐;煤层渗透率影响因素综述与分析[J];天然气工业;2002年05期
11 胡耀青;赵阳升;杨栋;康志勤;;温度对褐煤渗透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0年08期
12 罗炫;鲁友常;李晓平;蒋志;王会强;;部分气藏新的气井产能计算方法[J];天然气勘探与开发;2010年04期
13 傅雪海,李大华,秦勇,姜波,王文峰,李贵中;煤基质收缩对渗透率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2期
14 范学平,徐向荣;地应力对岩心渗透率伤害实验及机理分析[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2年02期
15 高树生,熊伟;有效应力对低渗低孔介质孔渗参数的影响[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4期
16 AlistairBolton,AlexMaltman,孟其林;活动的变形沉积物中的流体流通道:孔隙流体压力和孔隙体积变化的作用[J];海洋石油;1999年04期
17 陈勉,陈至达;多重孔隙介质的有效应力定律[J];应用数学和力学;1999年11期
18 Terrell W.Miller;熊瑛;;由异常孔隙压力造成天然水力裂隙的新观点[J];宝石和宝石学杂志;1996年02期
19 Giuseppe GAMBOLATI;Pietro TEATINI;Massimiliano FERRONATO;;人为因素导致的地面沉降(英文)[J];地学前缘;2006年01期
20 李宜强;班凡生;高树生;薛慧;;有效应力对裂缝型低渗透砂岩油藏压力响应的影响[J];岩土力学;200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国亮;孙建孟;;不同尺度下渗透率模型研究进展[A];“地球·资源”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左景栾;孙晗森;吕开河;;煤层气低密度钻井液技术研究[A];2011年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许孝凯;范宜仁;陈雪莲;;低孔低渗储层斯通利波反演渗透率方法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何剑平;陈卫忠;;地下结构碎石排水层抗液化措施数值试验[A];第十二届全国岩石动力学学术会议暨国际岩石动力学专题研讨会资料之二[C];2011年
5 牛宏贤;汤放新;张俊;杨建丽;刘振宇;;CH_4饱和阳泉煤拄对CO_2渗透行为研究[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3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王一兵;杨焦生;王金友;周元刚;鲍清英;;中国煤层气产业发展现状与技术对策[A];2011年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唐益群;何小军;杨坪;王建秀;周洁;;冲填土固结特性与变形沉降规律研究[A];2010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暨“工程地质与海西建设”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8 张松航;唐书恒;潘哲军;汤达祯;李忠诚;张静平;;晋城无烟煤CO_2&N_2-ECBM数值模拟研究[A];2011年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齐桂雪;刘凤贤;张继成;;应用聚类分析方法对大庆外围低渗储层进行综合分类[A];第九届中国不确定系统年会、第五届中国智能计算大会、第十三届中国青年信息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11年
10 于慧俊;肖立志;朱万里;;基于Halbach磁体结构的运动型核磁共振岩心分析仪[A];第十六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满平;油气储层多孔介质的变形理论及应用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4年
2 陶云奇;含瓦斯煤THM耦合模型及煤与瓦斯突出模拟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3 吴世跃;煤层气与煤层耦合运动理论及其应用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6年
4 杨新乐;低渗透煤层煤层气注热增产机理的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5 李志强;重庆沥鼻峡背斜煤层气富集成藏规律及有利区带预测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6 周学民;火山岩气藏储层特征及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2008年
7 王兴涛;现代海底热液活动的热液循环及烟囱体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8 曲连忠;疏松砂岩脱砂压裂实验与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9年
9 邢义川;非饱和土的有效应力与变形——强度特性规律的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1年
10 潘晓东;非平稳随机地震下堤坝非线性有效应力动力响应可靠度分析[D];浙江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福平;火山岩储层地层压力预测技术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8年
2 程明君;三相渗流油相相渗规律实验及预测方法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3 程明俊;煤渗透性能及煤与瓦斯突出过程模拟实验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4 张李;考虑应力敏感影响的气藏数值模拟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07年
5 李祥春;煤层瓦斯渗流过程中流固耦合问题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5年
6 陶玉敬;不同JRC单裂隙渗流特征的试验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7 孙立东;煤层气储层渗透率演化过程模拟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8 刘振;急倾斜松软煤层煤与瓦斯突出规律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08年
9 刘勇;高压脉冲水射流增透技术在煤矿石门揭煤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10 尹诚刚;孔隙介质动电耦合系数及渗透率的实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10月中国微博用户渗透率36.9%[N];中国计算机报;2010年
2 俞泳;昆明联通“短信创作大赛”提高短信渗透率[N];人民邮电;2006年
3 本报记者 雷宾建;捆绑基础业务提高增值业务渗透率[N];通信信息报;2005年
4 张效;LED背光电视面板渗透率2009年达3%[N];电子资讯时报;2008年
5 证券时报记者 黄丽;“做中国最好的有线电视网络运营商”[N];证券时报;2008年
6 记者 陈炳欣;Displaysearch:40英寸以上全高清平板电视2010市场渗透率可达62%[N];电子资讯时报;2007年
7 记者  张兰;不断把保险改革向深层次推进[N];金融时报;2006年
8 尔太;2013年LED背光面板渗透率达74%[N];中国电子报;2010年
9 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郭绍华;酸奶市场形成垄断竞争格局 地方品牌渗透率最高[N];中国经营报;2002年
10 程维;名牌在华渗透率较弱[N];经理日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