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渗砂岩储层渗透率各向异性规律的实验研究
【摘要】:应用1摩尔/升的盐水作为孔隙介质,采用液体压力脉冲法对采自鄂尔多斯盆地某油田三叠系延长组低渗砂岩样品进行了渗透率随有效应力的变化规律实验研究.在围压0~100MPa,孔隙压力0~12MPa范围内,样品的渗透率变化范围在0~60×10-18 m2之间,实验结果表明样品的渗透率随有效应力的增加而减少.通过拟合实验结果,得到渗透率随有效应力的变化规律较好的符合幂函数关系,相关系数介于0.903~0.984之间.同时对同一样品的X,Y,Z相互垂直三个方向的渗透率随有效应力的变化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渗透率的各向异性同样是压力的函数,且随着有效应力的增加,不同平面内的渗透率各向异性表现出了不同的变化规律.但在实验压力范围内,渗透率各向异性皆为正值,表明在有效应力为100MPa范围内孔隙内流体的流动方向未发生改变.研究结果为鄂尔多斯盆地低渗(超低渗)油气田开发,特别是对深部油气田开发过程中开发方式的选择与设计,充分利用渗透率各向异性的特点,提高采收率提供了新的岩石物性资料.
|
|
|
|
1 |
王峰;向祖平;陈中华;张烈辉;;利用响应曲面法校正气藏储层应力敏感性曲线[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5期 |
2 |
刘忠群;李丽君;王念喜;张箭;;鄂北低渗致密砂岩应力敏感性实验研究[J];钻采工艺;2008年05期 |
3 |
李明军;苏崇华;刘双棋;杨志兴;;低渗岩芯应力敏感性升降法实验研究[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
4 |
姜永东;鲜学福;刘占芳;;声震法提高煤储层渗透率的实验与机理[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S1期 |
5 |
张先敏;冯其红;陈东;黄勇;;阜新盆地煤层气渗流规律实验[J];重庆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
6 |
李晓泉;尹光志;;含瓦斯煤的有效体积应力与渗透率关系[J];重庆大学学报;2011年08期 |
7 |
贺玉龙;陶玉敬;杨立中;;不同节理粗糙度系数单裂隙渗流特性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0年S1期 |
8 |
陈金刚;秦勇;傅雪海;;高煤级煤储层渗透率在煤层气排采中的动态变化数值模拟[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
9 |
梁利喜;刘向君;许强;黎明;陈会峰;;基于接触理论研究裂缝性储层应力敏感性[J];特种油气藏;2006年04期 |
10 |
李培超,孔祥言,曾清红,卢德唐;煤层渗透率影响因素综述与分析[J];天然气工业;2002年05期 |
11 |
胡耀青;赵阳升;杨栋;康志勤;;温度对褐煤渗透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0年08期 |
12 |
罗炫;鲁友常;李晓平;蒋志;王会强;;部分气藏新的气井产能计算方法[J];天然气勘探与开发;2010年04期 |
13 |
傅雪海,李大华,秦勇,姜波,王文峰,李贵中;煤基质收缩对渗透率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2期 |
14 |
范学平,徐向荣;地应力对岩心渗透率伤害实验及机理分析[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2年02期 |
15 |
高树生,熊伟;有效应力对低渗低孔介质孔渗参数的影响[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4期 |
16 |
AlistairBolton,AlexMaltman,孟其林;活动的变形沉积物中的流体流通道:孔隙流体压力和孔隙体积变化的作用[J];海洋石油;1999年04期 |
17 |
陈勉,陈至达;多重孔隙介质的有效应力定律[J];应用数学和力学;1999年11期 |
18 |
Terrell W.Miller;熊瑛;;由异常孔隙压力造成天然水力裂隙的新观点[J];宝石和宝石学杂志;1996年02期 |
19 |
Giuseppe GAMBOLATI;Pietro TEATINI;Massimiliano FERRONATO;;人为因素导致的地面沉降(英文)[J];地学前缘;2006年01期 |
20 |
李宜强;班凡生;高树生;薛慧;;有效应力对裂缝型低渗透砂岩油藏压力响应的影响[J];岩土力学;2008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