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三维地下水流动的热效应

A.D.Woodbury  L.Smith  白武明  
【摘要】: <正> 一、引言在盆地中近地表的热系统受到地下水流动的很大影响,Smith和Chapman最近研究了地下水流动对近地表热系统扰动的强度和空间特征,他们的二维模型结果表明:热系统从以传导为主到以平流为主的转变是明显的,且主要依赖于潜水面的坡度;岩石渗透率的大小和空间分布;非理想流体液压的各向异性;以及流体流动深度等因素,地表热流相对于背景热流值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马超;;海拉尔盆地东明凹陷煤矿区地震资料采集激发因素选择[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1年06期
2 刘仁静;刘慧卿;张红玲;陶冶;李明;;低渗透储层应力敏感性及其对石油开发的影响[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1年S1期
3 李大奇;康毅力;张浩;;基于可视缝宽测量的储层应力敏感性评价新方法[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1年03期
4 白俊辉;敬兵;万小平;董瑞霞;樊杨栓;张聚民;;塔中地区垂直地震剖面激发中的地表虚反射研究[J];新疆石油地质;2011年03期
5 倪侃;;可靠性分析在边坡稳定性中的应用[J];东北水利水电;2011年08期
6 周彦章;周志芳;吴蓉;黄勇;;地源热泵系统地下水热量运移阶段特性模拟研究[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11年05期
7 林宁;姜飞;林全章;;属性分析方法在山东龙固矿井二采区地震勘探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1年22期
8 刘晓林;刘多林;;数据拟合方法在阳山水文地质勘查中的应用[J];矿产勘查;2011年04期
9 贺其川;;江陵凹陷白垩系红花套组风成沉积环境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6期
10 郭锋;;山地声波浅析[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1年07期
11 蒋鑫;刘启国;苑珊珊;;高含硫气藏硫沉积对气井产能影响[J];内江科技;2011年07期
12 胡作维;黄思静;单钰铭;李云;齐世超;赵杰;;珠江口盆地东部新生界储层砂岩波速试验研究[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1年08期
13 孙晓旭;杨胜来;李武广;;考虑启动压力梯度和压敏效应的超深层气藏产能方程的建立[J];断块油气田;2011年03期
14 ;[J];;年期
15 ;[J];;年期
16 ;[J];;年期
17 ;[J];;年期
18 ;[J];;年期
19 ;[J];;年期
2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正仁;;全球地表热流和板块运动[A];1997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2 叶正仁;Bradford H.Hager;;全球地表热流的产生与分布[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1学术论文汇编(第二卷)[C];2001年
3 张奋轩;曹新领;;地震勘探在深层找煤勘探中的应用[A];高产高效煤矿建设的地质保障技术——陕西省煤炭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09[C];2009年
4 陈林;宋海斌;董崇志;张炯;赵长煜;;二维应变速率正演模拟[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8学术论文汇编[C];2009年
5 曹新领;张奋轩;常宇飞;;用测井方法确定最佳激发层位[A];陕晋冀煤炭学会地质测量专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陶玮;;中国大陆(青藏高原除外)地壳深部的温度结构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2009[C];2009年
7 胡圣标;汪集旸;;泉州-黑水地学断面东段岩石圈热状态与其它地球物理参数的关系[A];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文集(28)[C];1995年
8 汪屹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岩石圈热结构[A];1990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0年
9 安美建;;中国大陆地壳和上地幔的三维地震热学结构[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22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董艳辉;李国敏;徐海珍;;应用PEST及GIS的北山区域地下水流动模型校正[A];第二届废物地下处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徐国强;塔里木盆地早海西期风化壳岩溶洞穴层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2 李子顺;宽频带高分辨率地震勘探方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3 罗先熔;地电化学成晕机制、方法技术及找矿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4 鲍佳;典型水体沉积物与点源周边环境的全氟烷酸类化合物污染现状及趋势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闵令元;岩石渗透率自动测试系统的研制[D];合肥工业大学;2003年
2 宋著坤;埋地换热器含水层内传热的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3 曾鸾;海米—罗斯二维地震采集项目方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4 吴曼;超低渗透率测量系统的测试标定及初步实验结果[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11年
5 向丹;长庆上古气藏高温高压下岩石渗透率实验室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2年
6 李云良;降雨条件下非饱和带水—气二相流模拟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7 何渊;鄂尔多斯盆地沙漠高原区湖泊和潜水面蒸发能力研究[D];长安大学;2006年
8 李琦;陕北风沙滩地区地下水脆弱性评价及“三氮”对地下水污染的数值模拟[D];长安大学;2009年
9 黄金廷;鄂尔多斯盆地沙漠高原区降雨入渗补给地下水研究[D];长安大学;2006年
10 孙志伦;廊固凹陷中岔口南地区二次三维地震勘探采集方法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苑磊;龚峰:“旱鸭子”变身潜水高手[N];人民公安报;2008年
2 记者 郭立杰 通讯员 袁镜武;真正的创造力在群众之中[N];中国石油报;2006年
3 记者 段金平 通讯员 菅锦红;北京地研所引进先进地质雷达[N];中国矿业报;2009年
4 记者 仇国强 通讯员 解核心;中原地调处全力开拓西部市场[N];中国石化报;2002年
5 刘艳丽;华北经理部加强区域研究项目运作水平提高[N];中国石油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张英通讯员 何瑞清;“过浆”技术破解高大沙丘超深井成井难题[N];中国石化报;2008年
7 通讯员 姜志友;形成三维采集特色技术[N];中国石油报;2005年
8 记者 姜斯雄马永 通讯员 白勇 袁镜武;大创新 大协作 大突破[N];中国石油报;2007年
9 ;地源热泵技术渐趋升温[N];中国环境报;2007年
10 武晓峰 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 副教授;用现代技术清除地下水的污染[N];中国水利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