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垂直管内油水两相流动数学模型

孙素艳  滕守和  王砚良  
【摘要】:根据点测及连续测量资料,建立了油水两相垂直管流中流量Q,含水率K_w,持水率Y_w,涡轮转数n之间的关系式,较好地避免了使用分段函数、内差造成的区域之间不连续性及公式复杂性,从而提高了计算精度。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范正森,马文锋;非线性交调的频率设计[J];武汉工业学院学报;1994年02期
2 杨坚;关于集体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研究与应用[J];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96年01期
3 应天元;系统综合评价的赋权新方法——PC-LINMAP耦合模型[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7年02期
4 杨群声;学生综合测评的数学模型[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5 徐跃双;如何创建模拟作战数学模型[J];工科数学;2001年01期
6 翟铁倪;排球赛的数学模型[J];数学通报;1994年05期
7 杜德斌,汤建中;城市犯罪区位选择的数学模拟[J];地理研究;1995年03期
8 杜德斌,汤建中;城市犯罪区位选择的数学模拟[J];地理研究;1995年03期
9 任玉珑,蒲勇健,王瑜;废钢价值核算模型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2期
10 杜民,方志成,高尔琛;型砂含水率测试机理和数学模型[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5期
11 马金珠,钱鞠;黑河流域(干)水资源优化利用[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2期
12 黄平,赵吉国;流域分布型水文数学模型的研究及应用前景展望[J];水文;1997年05期
13 张世永,刘光中;企业三角债问题的数学模型[J];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2期
14 杨振华,邱中华;自动化车床管理的数学模型[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0年01期
15 刘可群,赵建辉,杨红青;冬小麦产量形成过程与气象条件关系的模拟研究[J];中国农业气象;1994年04期
16 陈建孟;双探针法测量液滴粒径分布的新数学模型[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1994年01期
17 王敬,杨德礼;有限队列GI|M|1|N排队系统[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1995年04期
18 田志龙,蔡希贤,陈君宁;汽车规划设计阶段目标成本预测的实用模型[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1995年03期
19 李子丰,李敬元,马兴瑞,黄文虎;钻柱自转和公转诱发牛顿液体层流流动的数学模型[J];力学与实践;1995年05期
20 张焱;扶贫开发效益评价的数学模型[J];软科学;199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宁德;吕剑;肖楠;;油水两相流流型混沌吸引子形态特性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非线性振动学术会议暨第八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李东晖;丰飞飞;许晶禹;吴应湘;;油水两相管流流量测量研究[A];第九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二十二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毛雯萍;孙靖瑜;陆震;曹卫华;李大庆;;垂直管外降膜吸收的理论及实验研究[A];第九届全国冷水机组与热泵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4 张春晓;张涛;王金旺;赵超;;基于改进PSO和LSSVM的油水两相流含油率预测[A];PCC2009—第20届中国过程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郭伯和;金宁德;胡亚范;胡秧利;;油水两相流流型的混沌时间序列分析[A];第七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学术会议和第九届全国非线性振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6 李东晖;丰飞飞;许晶禹;吴应湘;;油水两相流粘度变化对涡轮流量计测量影响的实验研究[A];2008年度海洋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7 张军;吴应湘;王立洋;史仕荧;唐驰;;分岔管路内的油水相分布特性研究[A];第九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二十二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张健;吴应湘;李东晖;许晶禹;刘海飞;李华;;一种新型油水两相流分离计量方案的研究[A];第二十三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暨第十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文集[C];2011年
9 毛雯萍;孙靖瑜;陆震;曹卫华;李大庆;;垂直管外降膜吸收的理论及实验研究[A];上海市制冷学会一九九七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10 金宁德;吕剑;肖楠;;油水两相流流型混沌吸引子形态特性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非线性振动学术会议暨第八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宗艳波;倾斜及水平油水两相管流流动特性测量[D];天津大学;2009年
2 张春晓;热式油水两相流含油率测量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3 李鹏程;粗颗粒垂直管水力提升规律研究[D];清华大学;2007年
4 王振亚;垂直上升油水及油气水多相流流动参数测量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5 谭超;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两相流参数测量方法[D];天津大学;2010年
6 钟兴福;混沌动力学方法在石油两相管流参数检测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01年
7 袁德奎;半圆型防波堤水动力学特性数值模拟的理论、方法和应用[D];天津大学;2004年
8 邢娟;涡街流量计工况条件适应性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9 韩骏;小波熵与小波网络在多相流参数测量中的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学立;低含水率原油在倾斜管中的油水两相流数值模拟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2 张友利;穹窿管内油水两相流流动特性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3 聂向斌;基于密度波理论的油水两相流测量方法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4年
4 张煜;集流后水平油水两相流管内瞬态流型特性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5 李伟波;基于电导式传感器的油水两相流相含率测量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6 张丽娜;油水两相水平管流动规律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5年
7 陈沛;垂直管外降膜吸收传热传质过程强化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8 胡亚范;利用信息熵识别流态[D];大庆石油学院;2003年
9 向祖平;油水两相流数值试井理论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5年
10 李志茂;基于微波透射法测量油水两相流分相含率的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土地总是是中国社会经济中最重要和复杂的问题之一 “囤积居奇”现象已经向我们发出了“危险信号” 要为子孙后代保住吃饭之本 实施土地新政为治本;为何实行土地垂直管理体制?[N];广东建设报;2004年
2 严自华;云南公路三级垂直管养[N];中国交通报;2010年
3 郭庆婧;台湾清华大学教授翁晓玲:分步建立融合管制架构[N];人民邮电;2010年
4 本报记者 李延生 通讯员 李长兴;倾情谱写“和谐曲”[N];中国企业报;2009年
5 记者 许晓明;全市第三批选派干部将于十月份到村任职[N];巢湖日报;2006年
6 记者 王芬兰;履行职责 破解难题[N];苏州日报;2010年
7 记者 范春海 郑忠楠;自治区学习十七大精神宣讲团来我区宣讲[N];塔城报;2007年
8 胡金华;沪千亿资金涌向江浙民企 三地金融机构或将联动[N];华夏时报;2008年
9 汪晓东;税收征管:哈密地税今年主攻目标[N];哈密报(汉);2006年
10 严华;通州:教师队伍建设出台多项新举措[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