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盆地顺南地区中-下奥陶统NE向走滑断裂及其与深成岩溶作用的耦合关系
【摘要】:SN4井获高产天然气流揭示塔里木盆地深层-超深层具有巨大油气勘探潜力,然而目的层段埋藏深、勘探程度低,其储层发育机理和分布规律仍备受争议.从宏观和微观上着手,运用三维地震精细解释技术分析了顺南地区断裂构造发育以及碳酸盐岩储层空间展布特征,并结合岩相岩石学和流体包裹体分析技术判定了碳酸盐岩成岩作用类型,从而总结出顺南地区中-下奥陶统断控型深成岩溶储层形成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顺南地区主要经历4期构造运动:加里东早期、加里东中期、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和海西晚期;NE向走滑断裂的形成和改造主要与加里东中期和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两期构造活动有关.深成岩溶作用在顺南地区大规模发育,并与NE向走滑断裂具有很好的耦合关系:平面上,深成岩溶主要沿SN4断裂带发育,具有明显的分段性;剖面上,深部流体在垂向上的运移主要受张性走滑断裂的控制,其在横向上的运移则主要受先存渗流带的控制.深成岩溶主要顺着张性走滑断裂发育,侧向上受鹰山组上段砂屑灰岩相带的约束.
|
|
|
|
1 |
许志琴,曾令森,杨经绥,李海兵,姜枚,金之钧,郑和荣,郭齐军;走滑断裂、“挤压性盆-山构造”与油气资源关系的探讨[J];地球科学;2004年06期 |
2 |
姜波,王桂梁;走滑断裂在煤田构造中的作用及意义[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1995年01期 |
3 |
周士科,李焱,陈生泽,马前贵,薛永安;渤海湾盆地渤中34区走滑断裂特征[J];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
4 |
马庆佑;沙旭光;李玉兰;朱秀香;杨素举;李慧莉;;塔中顺托果勒区块走滑断裂特征及控油作用[J];石油实验地质;2012年02期 |
5 |
张新超;孙赞东;赵俊省;潘杨勇;;塔中北斜坡走滑断裂断距及其与油气的关系[J];新疆石油地质;2013年05期 |
6 |
杨圣彬;刘军;李慧莉;张仲培;李婧婧;;塔中北围斜区北东向走滑断裂特征及其控油作用[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3年06期 |
7 |
彭存仓;张博;;郯庐中段走滑断裂与新滩地区油气成藏关系[J];石油实验地质;2009年03期 |
8 |
张博;;走滑断裂构造与油气成藏关系研究[J];内江科技;2011年06期 |
9 |
张艳萍;杨海军;吕修祥;刘虎;韩剑发;高妍芳;于红枫;;塔中北斜坡中部走滑断裂对油气成藏的控制[J];新疆石油地质;2011年04期 |
10 |
柳永军;朱文森;杜晓峰;武强;李果营;柴永波;王伟;;渤海海域辽中凹陷走滑断裂分段性及其对油气成藏的影响[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2年07期 |
11 |
张新虎,宋鸿林;论河北省兴隆一带东西向走滑断裂系统[J];中国区域地质;1997年02期 |
12 |
许志琴;李海兵;唐哲民;戚学祥;李化启;蔡志慧;;大型走滑断裂对青藏高原地体构架的改造[J];岩石学报;2011年11期 |
13 |
蔡学林,魏显贵,刘援朝;阿尔金山走滑断裂构造样式[J];成都地质学院学报;1992年01期 |
14 |
邓津辉;周心怀;魏刚;孙书滨;王刚;;郯庐走滑断裂带活动特征与油气成藏的关系——以金县地区为例[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8年01期 |
15 |
杨玲;鲍志东;杜宜静;侯鹏飞;刘保磊;;莫里青断陷西北缘走滑断裂带特征及油气地质意义[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8期 |
16 |
朱桂芝,王庆良;双节点有限元模拟直立走滑断裂地震位移场[J];地震研究;2005年02期 |
17 |
刘庆;走滑断裂系中的重要构造——拉分盆地[J];地质科技情报;1986年02期 |
18 |
Philip England;张志强;;用右旋剪切和旋转解释西藏东部的走滑断裂运动[J];地质科学译丛;1991年01期 |
19 |
赵越,徐守礼,杨振宇;沿大型走滑断裂系的隆升[J];地质科学;1996年01期 |
20 |
张拴宏;赵越;;与大型走滑断裂相关的旋转[J];地质科技情报;2006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