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杨经绥,许志琴,吴才来,刘福来,史仁灯,J.Wooden,Maruyama;含柯石英锆石的SHRIMP U-Pb定年:胶东印支期超高压变质作用的证据[J];地质学报;2002年03期 |
2 |
简平,刘敦一,杨巍然,I.S.Williams;大别山西部河南罗山熊店加里东期榴辉岩锆石特征及SHRIMP分析结果[J];地质学报;2000年03期 |
3 |
徐惠芬;对山东高压-超高压变质带的几点看法——程裕淇院士野外考察记[J];山东地质;1998年04期 |
4 |
徐惠芬,杨天南,刘福来,J.G.Liou;苏鲁高压-超高压变质带南部花岗片麻岩-花岗岩的多时代演化[J];地质学报;2001年03期 |
5 |
程裕淇,刘敦一,I.S.Williams,简平,庄育勋,高天山;大别山碧溪岭深色榴辉岩和片麻状花岗质岩石SHRIMP分析——晋宁期高压—超高压变质作用的同位素年代学依据[J];地质学报;2000年03期 |
6 |
吴才来,Jone WOODEN,杨经绥,李海兵,TrevorIRELAND,LIOUJuneGuang,WanYusheng,史仁灯;祁连南缘花岗岩和榴辉岩之间的关系:嗷唠山花岗岩SHRIMP锆石年龄证据[J];地质学报;2002年01期 |
7 |
杨经绥,许志琴,裴先治,史仁灯,吴才来,张建新,李海兵,孟繁聪,戎合;秦岭发现金刚石:横贯中国中部巨型超高压变质带新证据及古生代和中生代两期深俯冲作用的识别[J];地质学报;2002年04期 |
8 |
李秋立,李曙光,侯振辉,洪吉安,杨蔚;青龙山榴辉岩高压变质新生锆石SHRIMPU-Pb定年、微量元素及矿物包裹体研究[J];科学通报;2004年22期 |
9 |
张汉凯;安徽太湖榴辉岩中某些变质矿物的标型特征[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1989年06期 |
10 |
傅斌,郑永飞,龚冰,李一良,李曙光;苏北东海榴辉岩氢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J];地球化学;1998年01期 |
11 |
崔书学,孙宗锋,张胜祥;威海地区榴辉岩及其变质作用[J];山东地质;1998年01期 |
12 |
李一良,郑永飞,傅斌;大别山榴辉岩中石英脉的氧同位素研究[J];中国科学D辑;2001年04期 |
13 |
王惠初,袁桂邦,辛后田,郝国杰,郑健康,张宝华;柴北缘绿梁山地区榴辉岩的产状及其成因意义初探[J];中国地质;2001年07期 |
14 |
李亚芹;榴辉岩制片方法介绍[J];山东地质;2001年06期 |
15 |
刘晓春;大别山榴辉岩一片麻岩杂岩的成因[J];地球化学;1994年04期 |
16 |
金维浚;榴辉岩的折返模式及在分析区域构造演化中的意义[J];安徽地质;1995年02期 |
17 |
刘良,车自成,罗金海,王焰,高章鉴;阿尔金山西段榴辉岩的确定及其地质意义[J];科学通报;1996年16期 |
18 |
陈宣华,王小凤,陈正乐,张青;孟中榴辉岩形成和演化的P—T轨迹[J];地质力学学报;1996年04期 |
19 |
张建新,杨经绥,许志琴,张泽明,陈文,李海兵;柴北缘榴辉岩的峰期和退变质年龄:来自U-Pb及Ar-Ar同位素测定的证据[J];地球化学;2000年03期 |
20 |
张宗恒,任爱琴,侯海燕;新县高压超高压榴辉岩及变质作用[J];河南地质;2001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