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对3种攀缘植物叶绿素荧光特性及耐脱水特性的影响
【摘要】:利用植物叶绿素荧光技术,分析了高温对五叶地锦、胶东卫矛和南蛇藤的叶绿素荧光特性及高温脱水过程中叶片相对含水量(RWC)的变化,以明确攀缘植物的抗热特性。结果显示:(1)温度大于42℃时,南蛇藤F0升高的幅度和Fm下降程度均低于五叶地锦和胶东卫矛;54℃时,五叶地锦和胶东卫矛的F0与Fm近似相等,表明PSⅡ的反应中心完全关闭。(2)42℃时,南蛇藤、胶东卫矛和五叶地锦的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显著降低,可逆变化的温度范围是24℃~42℃。(3)脱水末期(20.5h),五叶地锦RWC仍可高达(57.7±5.0)%,高于胶东卫矛的(19.6±4.1)%和南蛇藤的(11.6±2.5)%,但Fv/Fm显著降低时所对应的RWC分别为(75.6±3.3)%、(30.4±3.6)%和(19.1±3.3)%。研究表明,五叶地锦热稳定性和水稳定性均低于南蛇藤和胶东卫矛,但五叶地锦的耐脱水能力较高;高温(42℃)脱水过程中Fv/Fm值的改变可能主要是由于Fm下降造成的,而不是由于F0变化所致;建议在水分可以得到保证的高温地区,选用胶东卫矛和南蛇藤,而在水分条件不好,但温度相对低的地区,选择五叶地锦进行垂直绿化。
|
|
|
|
1 |
彭长连,林植芳,林桂珠;高温对生长在加富CO_2条件下水稻离体叶片叶绿素荧光的影响[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00年02期 |
2 |
衣艳君;刘家尧;;毛尖紫萼藓(Grimmia pilifera P. Beauv)PSII光化学效率对脱水和复水的响应[J];生态学报;2007年12期 |
3 |
王记芳;郑州市近50年高温闷热天气气候特征分析[J];河南气象;2003年04期 |
4 |
石少英,李欣;蒙阴县降水和极端温度变化特征分析[J];山东气象;2003年02期 |
5 |
刘惠莲,刘永胜,王佐成,华中;Fe_(50)Ti_(50)非晶合金的高温高压研究[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3期 |
6 |
沈波,陈能;早籼稻米垩白形成中的生理生化变化特性[J];西北植物学报;1999年02期 |
7 |
郝晶,高英茂,刘凯,邴鲁军;高温致神经管畸形过程中神经生长因子及其受体表达变化的观察[J];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1999年03期 |
8 |
马德华,庞金安,霍振荣,李淑菊;高温对黄瓜幼苗膜脂过氧化作用的影响[J];西北植物学报;2000年01期 |
9 |
李刚,侯亚红;2000年辽宁气候特征分析[J];辽宁气象;2001年02期 |
10 |
黄国文,陈良碧;高温对烟叶品质的影响[J];生命科学研究;2002年04期 |
11 |
陈梅,李平,侯明全,景东侠,慕建利,肖科利;浅论天气气候对陕西高等级公路的影响[J];陕西气象;2002年01期 |
12 |
陆均天;2002年我国天气气候特点[J];气象;2003年04期 |
13 |
连志鸾,王丽荣;石家庄高温的天气气候特征及其预报流程[J];气象;2003年10期 |
14 |
孟坚;陈军宁;柯导明;孙伟锋;时龙兴;王钦;;高压功率LDMOS阈值电压温度系数的分析[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
15 |
杨机令;高温超导体探头的磁梯度仪线路[J];石油仪器;1996年02期 |
16 |
黄培彦,孔德清,罗立峰,赵琛;高温受弯三维表面裂纹的J-积分公式[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12期 |
17 |
孟庆伟,Engelbert Weis,邹琦,赵世杰;银杏叶片的光抑制和光保护机制:温度、CO_2和O_2的影响(英文)[J];植物学报;1999年04期 |
18 |
赵三银;高温下无水硫铝酸钡矿物3CA·BaSO_4稳定性的探讨[J];韶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2期 |
19 |
刘勇!环境科学与工程系,陈晓银!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杨竹仙!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何阿弟!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牛国兴!化学系;BaO改性Al_2O_3的高温热稳定性[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4期 |
20 |
杨亚平,黄蕙芬,张浩康,魏启东;复合阴极材料电子发射特性的基础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0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