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太湖流域农村生活污水产污特征及治理模式分析

程方奎  汪晨晨  温仓祥  沈舒婷  程鹤来  吕锡武  
【摘要】:为了分析农村生活污水产生特征和治理模式,选取太湖流域典型农村多个样本家庭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源分类的方法,研究了污水产生的时间分布和污染物负荷在各类源中的分布等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农村生活污水产生系数为(97.7±25.1) L/(cap·d),生活污水每天有2~3个产生高峰,同步的产水高峰引起村落生活污水处理的水力负荷冲击;污染物COD、NH~+_4-N、TN和TP的产生系数分别为(67.8±22.8)、(2.3±1.6)、(9.2±4.7)和(0.7±0.3) g/(cap·d),系数可作为农村生活污水污染物人口当量;污染负荷分布比例显示农村生活污水灰水和黑水分别在水分和养分再利用方面各具潜力.采用基于源分类的村落生活污水治理模式在节约投资、提高效率和资源化方面具有优势.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8条
1 朱丽琦;吴光前;;太湖流域农村生活污水的现状与治理对策研究[J];广东化工;2012年14期
2 王晖;;太湖流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J];建设科技;2009年13期
3 龙珍;韦斯;张亚平;沈凯;;江苏省太湖流域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现状及对策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6年10期
4 徐洪斌;吕锡武;李先宁;荆肇乾;;太湖流域农村生活污水污染现状调查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7年S2期
5 李林林;朱英存;张卫国;徐晓花;;太湖流域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探讨[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6 钟秋爽;黄娟;;太湖流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运营机制及适宜技术[J];中国给水排水;2012年02期
7 南焱;;太湖治污 难迈的坎[J];中国经济周刊;2013年48期
8 梁薇;邹丽敏;沈海新;杜春兰;;太湖流域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及应用实效[J];农业灾害研究;2012年01期
9 徐洪斌;吕锡武;李先宁;荆肇乾;;农村生活污水(太湖流域)水质水量调查研究[J];河南科学;2008年07期
10 夏立忠,杨林章;太湖流域非点源污染研究与控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3年01期
11 曹蕾;陆继来;涂勇;蒋永伟;邹敏;;江苏省太湖流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资金保障研究[J];水利经济;2015年02期
12 张磊;吴昊;;太湖流域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与思考[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13 燕姝雯;余辉;张璐璐;徐军;王振平;;2009年环太湖入出湖河流水量及污染负荷通量[J];湖泊科学;2011年06期
14 都好;;基于模糊数学和灰色系统理论的太湖流域水质研究[J];水利技术监督;2022年02期
15 孙卫红;程炜;崔云霞;刘洋;鲍春晖;;太湖流域主要入湖河流水环境综合整治[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9年11期
16 苏祥;王学华;;太湖三山岛农村生活污水生态治理及示范研究[J];广东化工;2012年03期
17 朱桂娥;孙大勇;李星南;;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与长江水环境影响分析[J];陕西水利;2022年02期
18 张后虎;张毅敏;;农村生活垃圾现状及处置技术初探——以太湖流域为例[J];环境卫生工程;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吕锡武;徐洪斌;李先宁;荆肇乾;;太湖流域农村生活污水污染现状调查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七届水处理化学大会暨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4年
2 翟淑华;;2000年以来环太湖河流出入湖污染负荷量变化分析[A];太湖高级论坛交流文集[C];2004年
3 朱喜;;治理蓝藻暴发和“湖泛” 保护太湖水源[A];中国原水论坛专辑[C];2010年
4 缪国华;施丹平;沈玉峰;陈彦;;近四年太湖周边地区酸雨特征分析[A];S6 大气成分与天气气候变化[C];2012年
5 成新;江溢;蒋英姿;;太湖底泥与污染情况调查[A];太湖高级论坛交流文集[C];2004年
6 吕锡生;冯冬泉;丁一;;长治久理太湖水污染 全面提升水生态文明——浅析治理太湖8a艰辛实践后面临的瓶颈及对策[A];湖泊湿地与绿色发展——第五届中国湖泊论坛论文集[C];2015年
7 张阳;王洁;;基于合作治理的太湖流域水污染治理研究[A];首届中国湖泊论坛论文集[C];2011年
8 宋挺;黄君;苏首炜;王晔;;太湖叶绿素a与环境因子的灰关联分析[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五卷)[C];2013年
9 王华;陈方;;加强水污染防治,加快太湖流域水功能区水质达标步伐[A];太湖高级论坛交流文集[C];2004年
10 李筱群;;借鉴先人治太经验,恢复太湖自然生态功能[A];太湖高级论坛交流文集[C];2004年
11 马巍;廖文根;禹雪中;;引江济太条件下太湖纳污能力动态变化研究[A];第三届全国水力学与水利信息学大会论文集[C];2007年
12 张毅敏;;太湖流域入湖河流污染控制成套技术研究[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1年
13 翟淑华;徐兆安;吴东浩;;太湖健康评估指标体系完善及试评估[A];第二届全国流域生态保护与水污染控制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14 张红举;臧贵敏;;太湖流域水功能区划与管理措施建议[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1年
15 逄勇;周静;张文佳;;江苏省太湖流域水环境容量计算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09年
16 廖庆生;祁力言;李盼盼;陆昌燕;;太湖黑水产生原因的初步研究[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0年
17 邵军荣;吴时强;吴修锋;谭平;孙坚;;基于MODIS影像分析太湖生物量与气温关系[A];中国原水论坛专辑[C];2010年
18 姜广甲;马荣华;段洪涛;;太湖流域水体污染参数遥感反演[A];第十七届中国遥感大会摘要集[C];2010年
19 陆桂华;张建华;马倩;;太湖湖泛成因及防控关键技术[A];中国水文科技新发展——2012中国水文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2年
20 许梦爽;卢少勇;黄国忠;金相灿;王强;王佩;陈丽;;环太湖河流沉积物氮的分布特征[A];十一五农业环境研究回顾与展望——第四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8条
1 李一平;太湖水体透明度影响因子实验及模型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2 宋兵;太湖渔业和环境的生态系统模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张建华;太湖生态清淤关键技术及效果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4 邵鹏;太湖周边典型区域水体污染的综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渊;基于数据同化的太湖叶绿素浓度遥感估算[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6 邱辉;不同气象条件下太湖底泥再悬浮和水温的模拟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2年
7 王彩绒;太湖典型地区蔬菜地氮磷迁移与控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8 管宏友;三峡库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供给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9 叶文瑾;太湖富营养化水体和底泥中微生物群落的分子生态学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10 冯紫艳;硫酸盐还原菌和蓝藻对太湖底泥形成湖泛的模拟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3年
11 蔡颖;太湖流域典型入湖河流沉积物污染特征及其关键驱动因子识别[D];南京大学;2013年
12 崔贺;管式生物净水装置用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尾水强化脱氮的研究及示范[D];华东师范大学;2019年
13 常越亚;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生物生态组合技术优选及应用示范[D];华东师范大学;2018年
14 岳冬梅;太湖水华蓝藻原位生长及对氮磷营养限制的响应[D];南京大学;2014年
15 崔育倩;农村分散式污水处理模式系统及应用研究[D];青岛大学;2013年
16 祝栋林;太湖及玄武湖甲烷气体产生、释放及影响机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17 韩超;太湖代表性低价磷的分布特征及光氧化过程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18 梁志平;太湖流域水质环境变迁与饮水改良:从改水运动入手的回溯式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吴雨辰;太湖流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长效管理机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4年
2 周锋;太湖流域农村生活污水氮磷排污定量化测算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3 夏舒燕;论太湖流域水污染的综合治理[D];苏州大学;2012年
4 魏代春;太湖流域微囊藻毒素的时空分布及叶绿素a标准阈值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4年
5 韦雪骐;太湖流域水环境保护对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6 韩春;太湖流域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7 胡金杰;太湖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D];扬州大学;2009年
8 丁静;太湖氮磷分布特征及其吸附/解吸特征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9 福英泰;太湖和日本琵琶湖水质修复措施对比分析[D];南京大学;2019年
10 谭东烜;太湖流域水环境保护利益相关者博弈研究[D];南京大学;2016年
11 姚珺;太湖流域苏锡常地区水环境承载能力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3年
12 顾子乾;长三角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太湖流域污染治理的法律问题研究[D];上海大学;2013年
13 陈争;太湖水面温度年际变化特征及其主控因子的观测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20年
14 钱昊钟;风场对太湖叶绿素a空间分布的影响规律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2年
15 周杰源;基于非结构网格的太湖水流结构数值模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16 王梦竹;太湖富营养化变化过程及环境驱动因子识别[D];天津大学;2019年
17 何效婷;太湖西部入湖河道水质对上游流域土地利用/覆被的响应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21年
18 凌剑峰;太湖流域水污染可持续治理障碍与对策研究[D];重庆大学;2016年
19 王柄权;营养水平与气象条件对太湖蓝藻水华暴发的影响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20 申琳燕;太湖环境治理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安治永通讯员 张国英;还太湖一片清 助农家好心情[N];中国建设报;2007年
2 孙彬;江苏加强太湖流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N];中国建设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廉维亮;太湖治污,不算小账算大账[N];人民政协报;2011年
4 本报实习生 刘学峰;太湖:清波荡漾尚待时日[N];经济日报;2001年
5 九三学社中央委员、江苏省政协委员 朱伟;太湖和长江更近了[N];人民政协报;2021年
6 本报记者 尤珍;多目标统筹协调调度的太湖实践[N];中国水利报;2021年
7 本报记者 李禾;太湖流域水专项关键技术取得突破[N];科技日报;2009年
8 本报通讯员 王原;智慧的太湖“天眼”[N];中国航空报;2020年
9 本报记者 吴丽燕;涓涓清流入太湖[N];浙江日报;2021年
10 记者 刘巍巍;苏州立法保护太湖岛屿生态[N];新华每日电讯;2021年
11 本报记者 任俊锰 陈抒怡;一个新太湖[N];解放日报;2021年
12 本报记者 任俊锰;守望太湖二十五年[N];解放日报;2021年
13 本报记者 吴琼;发力再攻坚,唱响“太湖美”[N];新华日报;2021年
14 本报记者 尤珍;捍卫太湖流域水安全“生命线”[N];中国水利报;2020年
15 本报记者 过国忠 李丽云 刘廉君 通讯员 宋丽娜 徐燕华;蓝藻局部发生 太湖安全度夏面临考验[N];科技日报;2020年
16 记者 耿联;科学系统务实 治标更要治本 让太湖这颗明珠更加璀璨夺目[N];新华日报;2020年
17 本报记者 陈抒怡;“还太湖一盆清水”,还有多远?[N];解放日报;2020年
18 记者 杨东 尤珍;专家聚太湖研讨流域水治理战略[N];中国水利报;2020年
19 记者 施力维 徐坊;苏浙共护太湖美[N];浙江日报;2019年
20 本报记者 曾蕴瑶;太湖淤泥变建材 节地护岸一举多得[N];中国建材报;201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