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剂充注量对微通道蒸发器房间空调器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摘要】:在一台3HP分体落地式房间空调器壳体和风机等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全铝微通道蒸发器替代铜铝翅片管蒸发器,对不同制冷剂充注量下微通道蒸发器房间空调器的性能以及微通道蒸发器制冷剂配液分布进行了红外成像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微通道蒸发器房间空调器随着制冷剂充注量的增加,输入功率小幅上升0.27 kW,整机性能在充注量为2.3 kg时达到最优,制冷量和能效比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后者较前者由大变小的转变点有所滞后.红外成像结果同步反映出微通道蒸发器分液效果呈现出先变好后变差的趋势.与房间空调器原机铭牌参数相比,最佳充注量试验样机的制冷量增加2.50%,能效比高出2.84%,制冷剂充注量减少9.80%.
|
|
|
|
1 |
杨俊兰,马一太,管海清;微通道换热器在CO_2跨临界制冷系统中的应用[J];制冷与空调;2005年02期 |
2 |
彭晓峰,胡杭英,王补宣;微通道内液体核沸腾时气泡形成的条件[J];中国科学E辑;1998年03期 |
3 |
王昊利,王元,刘江;平板微通道壁面粗糙度对流场影响的摄动分析[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
4 |
董天禄;;丹佛斯公司扩大微通道换热器生产业务[J];制冷技术;2009年01期 |
5 |
李金恒;胡志华;肖慧;;电加热叠板式微通道蒸发器实验研究[J];机械设计与制造;2009年11期 |
6 |
邓梓龙;陈永平;张程宾;施明恒;;微通道内气体流动的格子Boltzmann方法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1年09期 |
7 |
黄卫星;王冬琼;帅剑云;石尔;刘强;;矩形微通道内流动沸腾压力降实验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08年03期 |
8 |
甘云华;杨泽亮;;轴向导热对微通道内传热特性的影响[J];化工学报;2008年10期 |
9 |
蒋祚贤;代彦军;王如竹;;转轮除湿器微通道形状对除湿性能的影响[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9年01期 |
10 |
张鹏;付鑫;王如竹;;微通道内流动沸腾的研究进展[J];制冷学报;2009年02期 |
11 |
董天禄;;德国Güntner集团公司新成果—微通道冷凝器[J];制冷技术;2009年03期 |
12 |
;微通道换热器助推空调行业节能技术进步[J];制冷空调与电力机械;2010年06期 |
13 |
马富芹,高龙,范晓伟;微通道和小通道内流动沸腾换热的研究[J];能源技术;2005年03期 |
14 |
兰旭东;李志信;;微通道内氢气和氧气混合的DSMC模拟[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7年03期 |
15 |
刘敏珊;王国营;董其伍;;微通道内液体流动和传热研究进展[J];热科学与技术;2007年04期 |
16 |
全晓军;陈钢;郑平;;微通道气液同向流动中气泡射流特性[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8年02期 |
17 |
张春平;唐大伟;曲伟;郑兴华;;粗糙度对微细通道内流动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
18 |
吴嘉峰;陈永平;施明恒;肖春梅;张程宾;;矩形微通道中环状冷凝的数值模拟[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8年11期 |
19 |
万敏;陈樟;苏伟;何晓平;;微通道气体滑移流动的压力分布(英文)[J];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2009年04期 |
20 |
安刚,李俊明,王补宣;恒壁温边界条件下不可压缩气流在微通道内的二维层流换热[J];中国科学E辑;2001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