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指数趋近律滑模控制的逆变器死区补偿
【摘要】:为了削弱三相逆变器因开关死区、开关导通关断延迟等对并网电流的影响,在分析死区效应产生的平均误差电压的基础上,改变传统固定死区时间的设定方法,根据电流幅值自适应调整死区时间,建立了逆变器的死区补偿模型。在不需要进行电流极性检测基础上结合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法提出了基于指数趋近律滑模控制方法来设计电流控制器,利用反正切函数替代符号函数抑制了滑模控制所固有的抖振现象,实现了死区补偿和逆变器的鲁棒控制。利用TMS320F2812 DSP芯片实现补偿算法,在10 kW三相并网逆变器样机上验证了死区补偿算法的有效性。
|
|
|
|
1 |
刘海舰;高艳霞;李南;;用于脉宽调制逆变器的死区补偿方法[J];电机与控制应用;2007年11期 |
2 |
杨兵建;杨波;何湘宁;邓焰;;三电平逆变器中的死区效应与补偿[J];电力电子技术;2011年03期 |
3 |
胡贤新;王小昆;;准恒频电流滞环控制的死区补偿[J];变频器世界;2011年02期 |
4 |
刘栋良;武瑞斌;张遥;王家军;;基于模糊控制零电流钳位逆变器死区补偿[J];电工技术学报;2011年08期 |
5 |
赵春水,许镇琳;基于TMS320F240的死区效应补偿技术[J];电力电子技术;2004年02期 |
6 |
刘美莲;杨志千;付红伟;;SVPWM逆变器死区效应的时间补偿方法研究[J];电气应用;2009年12期 |
7 |
夏向阳;罗安;李茂军;范瑞祥;;有源滤波器中逆变器的死区效应与补偿方法[J];高电压技术;2006年08期 |
8 |
毛惠丰,陈增禄,周炳根,任记达;MSPWM逆变器死区效应的逻辑补偿电路设计[J];电力电子技术;2004年04期 |
9 |
翟立辉,张东来,罗勇,黎学伟;单相UPS逆变控制技术研究[J];通信电源技术;2005年01期 |
10 |
伍家驹;林金城;王文婷;杉本英彦;;单相全桥SPWM逆变器的仿真研究[J];系统仿真学报;2008年21期 |
11 |
翁斌;刘旭光;彭登峰;刘斌;伍家驹;;单相桥式PWM逆变器死区补偿的一种方法[J];电子元器件应用;2011年07期 |
12 |
梁希文;蔡丽娟;;逆变器死区效应傅里叶分析与补偿方法[J];电力电子技术;2006年06期 |
13 |
刘栋良;贺益康;;交流伺服系统逆变器死区效应分析与补偿新方法[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8年21期 |
14 |
邵明;付麦霞;;电压型逆变器死区产生原因分析及对策[J];河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2期 |
15 |
王亚芳;韩春阳;谢少军;;逆变桥无死区控制技术研究[J];电力电子技术;2010年02期 |
16 |
苏刚;潘雷;龚威;王秀丽;;永磁同步电机的死区效应分析与补偿[J];煤矿机电;2008年03期 |
17 |
倪超;陈斌;;一种逆变器死区效应补偿方法[J];电力电子技术;2010年11期 |
18 |
陈辉,孟祥瑞,雷淮刚,苗海亮;基于MR16的逆变器死区补偿技术[J];电力电子技术;2003年06期 |
19 |
王群京;吴海岸;姜卫东;段晓超;;一种三电平对称SVM调制及死区补偿的实现[J];电力电子技术;2007年10期 |
20 |
孙洁;栾忠权;;直线电机控制系统中电流环的优化设计[J];电子技术;2008年1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