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基于模糊技术的信号检测

宗凯  俞卞章  李会方  
【摘要】:本文从信号检测理论出发,针对基于假设检验的各种检测方法在非一致环境中检测信号的实际困难,将模糊分类技术应用于信号检测领域,利用模糊系统很强的对环境的自适应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分类技术的检测方案。这种新的检测方案主要步骤包含:超立方体模糊子集的扩充、超立方体模糊子集间交叠程度判断和消除交叠等。文中对这种检测方案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相应的实验仿真工作。仿真比较结果表明,这种新的检测器对非平稳噪声中的信号检测是很有效的。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雷咏梅,武波;并行处理中树图到超立方体映射问题的矩阵分析[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1998年02期
2 雷铁安,吴作伟,杨周妮;基于改进算法的多层神经网络的结构优化设计[J];大连铁道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3 张修梅;;关于超立方体与Mbius立方体的连接[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5期
4 陆建东,陆远明,陆为国;超立方体中结点失效模型的可靠性分析[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1994年12期
5 张德富,须成忠;一种有效的任务分配算法[J];计算机学报;1992年04期
6 毛法尧;超立方体计算机结构并行算法和硬件实现的研究[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1994年01期
7 邱成功;张玫;刘希玉;;超立方体中求解LIP的改进程序[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8 王中生,张大方;超立方体3-独立点集的构造算法[J];电脑与信息技术;1997年04期
9 徐海水;基于超立方体多处理机系统上无死锁的虚通道虫洞交换技术的性能分析[J];工业工程;1997年02期
10 孙世新,陈平安,张艳;与FFT并行算法相适应的体系结构探讨[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0年05期
11 王中生,张大方,张晨曦;n维超立方体的层次结构模型[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3期
12 范策,王培东,李朴;一种图像并行处理的多重数据方法[J];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1997年03期
13 董涛;杨小帆;柏森;;超立方体并行计算机的一个新型故障诊断算法[J];计算机科学;2005年09期
14 王德强;孙云;谢海燕;;立方形递归网络中的Hamilton圈[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15 王红玉;董健全;王孟孟;钱小军;;基于超节点的结构化P2P路由算法的研究[J];计算机应用;2006年11期
16 彭自然;罗大庸;喻昕;;交叉立方体中嵌入超立方体的研究[J];微计算机信息;2007年14期
17 朱晓峰,孙惠泉;基于路由选择能力的容错路由选择[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00年03期
18 鄂旭;高学东;谭文东;王莹;;基于超立方体与信息熵的离散化方法[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19 王兰;;计算机网络联结的一种新参考模型[J];光盘技术;2006年03期
20 喻昕;吴敏;王国军;;交叉立方体全端口虫洞路由广播算法[J];系统仿真学报;2008年2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司沛;杨小帆;刘怀义;王灿;孙丽萍;;局部扭曲立方体的边泛圈性[A];2008年计算机应用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2 游代安;余旭初;王建荣;;一种基于知识的遥感图像模糊分类算法[A];中国图象图形学会第十届全国图像图形学术会议(CIG’2001)和第一届全国虚拟现实技术研讨会(CVR’2001)论文集[C];2001年
3 陈国青;卫强;;模糊关联规则及其发现方法[A];中国系统工程学会模糊数学与模糊系统委员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选集[C];2002年
4 乐成峰;李云梅;孙德勇;;应用基于纹理的面向对象分类方法提取水田信息[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张修梅;;关于超立方体与Mbius立方体的连接[A];第八届中国青年运筹信息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6年
6 吴恺中;苏小俐;吴竞中;;球结膜微循环的模糊分类与判别[A];模糊数学和系统成果会论文集[C];1991年
7 魏春荣;孙明;刘树林;;旋转机械故障诊断的模糊神经网络方法研究[A];第八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摘要[C];2003年
8 董顺福;韩丽琴;赵文秀;董宏博;刘建华;雷钧涛;;运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分析中药微量元素含量与药效的关系[A];科技创新与节能减排——吉林省第五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9 李焜;方世良;;圆阵模式空间变换下的宽带波束域测向算法[A];泛在信息社会中的声学——中国声学学会2010年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10 刘志洪;顾宁;;制造业设计知识的模糊分类[A];全国第13届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CAD/CG)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雷;高性能并行计算机互联网络容错模型及其路由算法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2 邓伟;故障诊断中t/k诊断策略及遗传诊断算法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3 刘新亮;技术引入对武器装备体系能力影响的评估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4 阳惠;系统级故障诊断算法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5 阳爱民;模糊分类模型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6 李贻斌;ITS智能车辆关键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7 何英华;模式分类与视觉导航中的分层数据处理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8 侯新民;网络(图)广义直径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9 水超;常量度P2P系统中复杂搜索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10 叶德仕;通讯网络中排序问题的若干在线和高性能算法[D];浙江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吴军;BC互连网络通信性能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2 王喜;几种超立方体变型性质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3 陈浩;基于超立方体的容错性组播及路由仿真系统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4 佘卫强;边故障的超立方体和k-ary n-立方体中路及测地圈的嵌入问题[D];漳州师范学院;2010年
5 陈明;关于一些特殊超立方体的谱及其Laplace谱的研究[D];漳州师范学院;2009年
6 程冬琴;互连网络的圈嵌入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2年
7 王群;基于对称拉丁超立方设计的多目标进化算法[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8 张哲夫;基于超立方体的双Petersen图连接的互联网络研究[D];山西大学;2012年
9 吴智霞;折叠超立方体的容错泛圈性[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10 梁媛;扭n立方体边不交Hamilton圈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肖之中;模块化的NUMA服务器[N];计算机世界;2001年
2 明欣;流媒体重在结构[N];中国计算机报;2002年
3 清华大学 林闯 谭章熹;通信技术—减少时延[N];计算机世界;2003年
4 方微;Web2.0企业化应用 员工间协同的解决之道[N];通信信息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刘晖;可视计算20年[N];计算机世界;2002年
6 记者 单羽青;商业银行竞争力提升仍存隐忧[N];中国经济时报;2008年
7 明欣;从灵活性到可视化[N];中国计算机报;2002年
8 吴于蓝;SGI倡导模块化服务器[N];中国计算机报;200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