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水玉;尹怀宁;;葫芦岛市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环境响应与生态调控对策[J];科技信息;2009年24期 |
2 |
Ben H.J.de Jong;SusanaOchoa-Gaona;MiguelAngelCastillo-Santiago;NeptalfRamnírez-Marcial;Michael A.Cairns;王绍强;陶波;;墨西哥Selva Lacandona地区碳通量和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格局[J];AMBIO-人类环境杂志;2000年08期 |
3 |
周剑芬,管东生;森林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碳循环的影响[J];生态环境;2004年04期 |
4 |
李道峰,郝芳华,刘昌明,郭乔羽;黄河小浪底水库蓄水前后库周土地覆被变化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03年02期 |
5 |
申元村;“土地覆被变化及其环境效应”学术研讨会在昆明举行[J];地理学报;2002年06期 |
6 |
郭旭东,陈利顶,傅伯杰;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1999年06期 |
7 |
孔圆圆;徐刚;杨娟;刘成;程中玲;;基于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的城市地貌环境研究综述[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年01期 |
8 |
陈静;和丽萍;李跃青;赵祥华;;滇池湖滨带生态湿地建设中的土地利用问题探析[J];环境保护科学;2007年01期 |
9 |
李玉伟;程先富;;芜湖市土地利用综合效益评价[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8年04期 |
10 |
冉有华;李新;卢玲;;四种常用的全球1km土地覆盖数据中国区域的精度评价[J];冰川冻土;2009年03期 |
11 |
张贺飞;徐燕;曾正中;郭浩磊;潘玉;;国外城市污泥处理处置方式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J];环境工程;2010年S1期 |
12 |
侯晓峰;薛惠锋;;城镇污水污泥土地利用风险及收益-成本分析[J];西安工业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
13 |
赵其国;不丹的生态环境与土地利用概况[J];土壤;2002年02期 |
14 |
肖杨,王红瑞,伍玉容;公路工程对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驱动效应分析[J];交通环保;2002年01期 |
15 |
左伟,陈洪玲,王桥,李硕;基于遥感的山区县域土地覆被变化的驱动力因子和生态环境效应分析——以重庆市忠县为例[J];山地学报;2004年02期 |
16 |
马利民,陈玲,马娜,刘东燕,赵建夫;几种花卉植物对污泥中铅的富集特征[J];生态学杂志;2005年06期 |
17 |
赵建兰,王立红;济南市南部山区生态环境分析及对策[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
18 |
刘常青;黄游;张江山;赵由才;;污泥土地利用的风险评价探讨[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年04期 |
19 |
韩晓芳;顾建新;李燕;;污泥处置现状及新技术探讨[J];国外建材科技;2006年05期 |
20 |
常胜;;基于生态足迹的湖北省耕地安全研究[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