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基于GIS的青藏高原人口统计数据空间化

廖顺宝  孙九林  
【摘要】:根据2000年第5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分析,西藏、青海2省区各市县平均人口密度与海拔高度、土地利用、主要道路有较强的相关关系,河流水系对居民点分布的影响较为明显,而居民点是人口分布的重要指示因子。以GIS软件为工具,通过较为客观的方式赋予各影响因子人口分布影响权重,运用多源数据融合技术进行了人口统计数据的空间化。结果显示,通过数据融合产生的人口密度与各市县实际人口密度的相关系数大于0.80,与试验区各乡镇的实际人口密度的相关系数大于0.75。最终生成的栅格人口密度数据既与各市县统计型人口数据保持一致,又反映了各市县内部人口分布的空间变化。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华山;;广州已逼近人口“临界点”?[J];黄金时代;2007年05期
2 ;附表1:2007年G-20经济体人口及居世界的位次[J];中国经济景气月报;2008年S1期
3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认真做好我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的通知[J];山西政报;2009年18期
4 李鹏;徐跃通;;山东省人口空间分布特征分析[J];鲁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5 匡文慧;杜国明;;北京城市人口空间分布特征的GIS分析[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1年04期
6 曲秀琴;;黑龙江省探索多元人口早教服务模式[J];人口与计划生育;2011年09期
7 王太平;唐景;葛万里;;建立“四项”机制 破解工作难题[J];人口与计划生育;2011年08期
8 孙玉莲;赵永涛;曹伟超;于慧;马月伟;;山区人口分布与环境要素关系的定量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9期
9 ;以“五到家”为载体 打造人口计生惠民福民品牌[J];人口与计划生育;2011年07期
10 薛敏灵;;海西建设 漳浦争先[J];人口与计划生育;2011年07期
11 ;省人口计生委举行庆祝建党90周年活动[J];健康生活(下半月);2011年07期
12 ;我省三项成果获“十一五”全国人口计生优秀科技成果奖[J];健康生活(下半月);2011年07期
13 ;杨支柱 允许“单独”生二胎不是鼓励生育[J];南方人物周刊;2011年24期
14 编辑部;;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科技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1年07期
15 ;省人口计生委开展领导干部下基层“三解三促”活动[J];健康生活(下半月);2011年07期
16 ;三言两语[J];人口与计划生育;2011年09期
17 ;实施“康福家行动”探索建立“点对点”人口计生服务新模式[J];人口与计划生育;2011年07期
18 何国华;;建立阳光计生机制 确保权力透明运行[J];人口与计划生育;2011年07期
19 左梅香;;在维护群众利益中提升社会管理水平 促进人口计生事业科学发展[J];人口与计划生育;2011年07期
20 ;人口快报[J];健康生活(下半月);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邦固;徐建刚;韩雪培;祁毅;梅安新;;基于人口数据空间化的上海人口与土地利用变化分析(1990-2000)[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张丹妮;张茜;周之聪;;基于空间句法的南京城市肌理与人口密度相关性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冰寄海;程英男;王海涛;;基于GIS的长春市中心城区人口空间分布研究[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李俊莉;王慧;曹明明;;西安市人口的分布变动与郊区化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5 徐丹;;大连市人口时空变动分析[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栾贵勤;齐浩良;;主体功能区划背景下人口分布与流动规律研究[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杨剑;蒲英霞;秦贤宏;何一鸣;;浙江省人口分布的空间格局及其时空演变分析[A];中国测绘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会成立50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9年
8 吴文钰;;基于人口分布的上海人口空间结构研究:1990-2000[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9 冉光艳;;贵州人口安全状况分析与思考[A];“社会学与贵州‘十一五’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傅学良;;对中国近代思想家解决我国人口过剩问题方案的述评[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旭东;喀斯特高原山区人口空间结构及其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景楠;基于多智能体与GIS的城市人口分布预测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7年
3 王春兰;大城市人口空间演变的政治社会学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俞路;20世纪90年代中国迁移人口分布格局及其空间极化效应[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通格(Bayaraa Naranlungalag);蒙古国人口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英安;中国人口密度模拟、误差分析及其软件系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吴彩仙;中国西北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人口空间分布与资源环境关系[D];新疆大学;2006年
3 戴慧宇;河北省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6年
4 鲍杰;福州人口与聚落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5 包红霞;内蒙古牧区发展中的人口经济问题[D];内蒙古大学;2005年
6 刘正广;空间尺度与人口分布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7 王宇;当代中国大城市人口分布变动新形势、新特点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王雅雯;基于GIS的辽宁省人口集聚度评价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9 贾宁;基于分形的上海市人口分布变动与郊区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10 王真;基于GIS的北京市土地利用与人口变化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阴雪;“十二五”二三线城市将增大人口密度[N];中华建筑报;2010年
2 记者 杨群;上海人口密度:3631人/平方公里[N];解放日报;2011年
3 早报记者 顾文剑 实习生 孙甬超;上海外环外区域人口密度5年增长31%[N];东方早报;2010年
4 李松;震后反思:人口密度意味着什么[N];上海科技报;2008年
5 孙刚;沪苏浙人口密度:全国的5倍[N];解放日报;2008年
6 卢文军;我市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973人[N];郑州日报;2007年
7 实习记者 杨学聪;北京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888人[N];北京日报;2005年
8 吉强;江苏人口密度是全国平均水平5.36倍[N];新华日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刘艳 通讯员 杨晋;一半厦门人挤在岛内住[N];厦门日报;2010年
10 黄明钢 通讯员 和晓峰 周树南;深圳人口密度多少为宜?[N];深圳商报;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